美食健康

太魯閣事故後,小心PTSD找上門!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必懂的10件事

撰文者:經理人 更新時間:2021-04-16 瀏覽數:6,80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2021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發生出軌意外,導致重大傷亡,50人不幸罹難,對受難者及其家屬、親友,以及救援者等相關人員,都帶來難以抹滅的心理創傷,甚至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遭逢變故時,災難心理重建是一道重要的課題,讓我們更知道如何照顧自己、關心身邊的人。


Q1:何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A: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一個人在面臨創傷事件、重大災難等重大事件後,產生身體上、心理上的巨大恐懼,導致心理狀態失調之後遺症。主要症狀包括易怒、過度警覺、失憶、易受驚嚇、惡夢、失眠、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等。

造成這些症狀可能的經驗,包括:
1.自然災難,如地震、海嘯;
2.嚴重的車禍、意外事件;
3.目睹親人、愛人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
4.暴力攻擊;
5.經歷性侵害、戰爭;
6.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

像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澎湖空難、高雄氣爆等事件,在事件結束後,出現一些情緒反應,感覺到事件好像又在眼前發生了一次,眼睛閉上可能又仍感覺到看到當時的情景。或者,在夢中反覆回到當時的事件場景。因此,容易睡眠不好,容易經常做惡夢,或常會感覺彷彿事情又要發生。

但大部份經驗創傷事件的人並不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於多數人來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始於事件發生後3個月。對於某些人,可能在事件過後6個月或甚至1年才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跡象。對創傷事件的反應會在幾個月後自然改善,不至於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影響工作、學業和社交能力。如果其持續過長的時間,就有可能導致精神上的失調。

Q2:我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我能做什麼來幫助自己?
A:向醫生或心理專業人員說出使您苦惱的經歷以及您的感受。如果您有可怕的回憶,如果您感到悲傷,如果您失眠,或是長期處於生氣狀態,或這些情況使您無法從事日常作息以及過正常的生活,請尋求醫生或心理專業人員幫助,並請醫生為您做檢查,以確定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Q3: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醫生或心理專業人員可以如何幫助我?
A:目前醫療人員可以透過藥物或心理治療,或是2者結合來治療,包括:

在受過訓練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或其他專業人員的幫助下進行認知行為治療,以幫助改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情緒、想法和行為,並且能夠應付恐慌、憤怒和焦慮。

有些藥物可以減少焦慮、衝動、憂鬱及失眠的症狀,並且減少對酒精及其他藥物的成癮;團體治療可以幫助您學習如何溝通自己對這些創傷的感受,並且建立支持的結構;讓您知道這是創傷後症候群,並讓家屬及朋友也能分享這些資訊,會創造復原過程中所需要的了解及支持。

Q4:有沒有心理諮詢專線可以幫助我?
A: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可以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或請撥打民間生命線1995及張老師1980等專線,相關人員亦可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與輔導。

Q5:哪裡有心理輔導資源?
A:衛生福利部的網站可以下載全國心理衛生及精神醫療服務資源手冊,檔案裡有詳列全國的精神醫療院所的地址電話;如果不知道要轉介至哪裡,建議可先和各地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聯繫或請撥打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可以先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給您參考。

Q6:我因為災難事件死傷感到難過,請問要怎麼辦?
A:罹難者親友感到難過、焦慮、害怕、不知何去何從等感受,這時候可以跟家人與朋友把感受講出來,儘量不要獨處。如果有信仰,可以參加祈福法會、教會的祈禱會、彌撒等,都可以幫助參加的人釋放壓力,緩和情緒。或可撥打相關心理諮詢專線,以陪伴您度過此階段的哀傷期。

Q7:哀傷反應有哪些?
A:突然接獲親友的噩耗,可能驚慌失措、內疚羞愧,可大略由情感、生理感覺、認知及行為等四方面來說明可能出現的哀傷反應:

圖片來源:經理人

Q8:我應該怎麼幫助他度過哀傷的階段?
A:事發初期,陪伴與傾聽對受難者家屬都有很大的幫助,讓他把情緒感受跟想法說出來,可以幫助他緩和情緒。如果發現他有就醫的需求也可以鼓勵、陪伴他就醫。如果朋友有負面念頭,可以撥打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尋求協助。

Q9:救援者常見的身心反應?
1.心理及情緒上:擔心、害怕、生氣、坐立不安、悲傷憂鬱、無助、孤單、罪惡感等...。
2.認知上:無法停止不想災難的事、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方向感及理解力變差等...。
3.行為上:工作表現、飲食、睡眠、活動量、警覺、社交、等能力變差及物質使用、哭泣、發生意外等...。
4.身體上:頭痛、肌肉酸痛、疲倦、心跳、血壓、體重、經期等...。

Q10:救援者的自我照護有哪些?
1.救援前:清楚自我設限、做好個人、家庭及工作之生活規畫安排;
2.救援中:管理個人資源、堅持工作限度、同儕分享、家人聯繫、紓壓放鬆活動、宗教信仰、主動尋求諮詢協助;
3.救援後:營養健康、休閒生活、社會網絡連結、親密關係建立、接受他人關係、主動尋求諮詢協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延伸閱讀
經營YouTube「夯翻鼠FQ」財經影片受矚目 柴鼠兄弟:對未來迷惘時就先閱讀吧!
買了地雷股卻抱得毫不自覺,最後慘淪壁紙⋯柴鼠兄弟:堅守「50%保命停損點」,才不會虧損到底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