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

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環保志工教你透過食衣住行小改變,讓「愛地球」不再只是口號

撰文者:李偉文 更新時間:2023-10-27 瀏覽數:4,91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永續發展不是追求無止境的成長,因為沒有總量管制的成長,就像癌細胞一樣,當數量沒有節制地增加,只會殺死宿主。發展的思索應該是尋求我們在宇宙中安身立命的位置,發展的面向很多,物質與財富的追求或許只是眾多選擇之一。

如果全球的經濟是在一個無邊無際、無限大的世界,或許靠著不斷成長,的確可以解決問題,但真實世界並不是如此,我們的一切消費都靠著有限的生物圏來支撐,如果經濟不斷地擴張與消耗,侵蝕了周遭的生態系,這種以自然資本換來的短暫成長,絕對是划不來的成長,很快就必須面對後遺症與品質下降的苦果(亦即宗教說的現世報)。


永續發展的真正意涵,看的並不是當下的數字表現,而是未來的潛力,而且這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不斷強化體質,不斷減少錯誤決策的發生,將力量用在對的方向上。

要建立並維持永續經濟發展,政治人物、經濟學家,以及所有人民都必須調整心態,追求結構的改變、質的改善,而不是數量的增加。

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小國家不丹,就以「國民幸福指數」來取代「國內生產毛額」當作國家施政的目標。的確有愈來愈多人體會到,我們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遠比物質消費來得重要,偏偏很多政府首長總是以為蓋愈多硬體建設就是進步,有時恰恰好相反。

我們可以做什麼?

追求永續發展,最困難的是讓政府與企業頭大的「淨零碳排」,要達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節能減碳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個人可以做什麼呢?

在吃的方面,盡量不要喝冰涼的罐裝飲料,這樣的飲料從製造、運輸、保存、降溫,到最後的廢棄物處理,都會產生非常多二氧化碳,讓地球更熱。我們最好準備隨身攜帶的水壺,盡量吃在地生產的食物,不要吃遠方運來的食物,而且吃多少準備多少,不要剩下或浪費丟棄食物。

在穿的方面,盡量珍惜物品,不會常穿的衣物就不要買,而且舊衣服除了丟掉之外,還可以有其他利用的方法,也許你不需要的東西,對別人可能是很好用的寶貝。

在行的方面,多多走路或騎單車,不但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若要去較遠的地方,盡量選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在住的方面,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少吹冷氣,多爬樓梯、少搭電梯。冷氣與冰箱通常是家庭用電量較大的電器,若能重新檢視我們的生活習慣與居住布置,可以發揮創意找到能幫助降溫的方法,一樣能舒適度過節省能源的夏天。

首先,做好隔熱與通風,善加利用竹簾子來遮陽,竹簾子遮陽效果比一般棉布窗簾好,而且美觀具有裝飾特色。再檢查房子與窗戶的氣密性,若有經費將外牆與屋頂地板加上隔熱材料,阻絕來自外面的冷熱,那是最好的。

如果有餘力將房子做大改變,通風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現代綠建築的設計就是善加運用熱空氣與冷空氣密度不同來產生自然的對流風,同時可以將室內的溼氣與髒空氣一併帶走。

第2,聰明使用冷氣可以省下很多電力,包括配合電扇的使用,若能加上水噴霧的系統,利用水蒸發帶走室內的熱量效果更好。若沒有這些設備,在家裡和陽臺多種一些植物,也能有效降低溫度。有人統計過,一棵大樹所蒸散的熱量,等於10多台家用冷氣機的效能呢!

最後,若我們能重新安排家裡房間的使用,考量西晒或通風狀況,將全家人最常使用的房間安排在家裡最舒適節能的位置,也是一個好方法。

家庭用電量第3名的用品是24小時插電保持恆溫的電熱水瓶,它也是家裡熱氣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家很早就不用這種電熱水瓶了,我們下班、下課回家後,每天用瓦斯爐煮一壺熱開水,倒入2個真空保溫瓶,足夠供應全家人一整晚到第2天上班、上學前所有飲用熱水的需求。

最好整理一下家裡的冰箱,清除堆積太久用不到的雜物,冰箱背面離牆壁至少10公分,側面也要有30公分的空隙,可以提高冰箱的熱效能與運轉效率。

其他家裡的電器用品若是用遙控器開關的,或者有時間顯示、電源指示燈顯示的電器,像除溼機、音響、電視、電腦等,即便不開機,都是處在待機狀況悄悄地消耗電力,有的機種甚至是使用中百分之10到30的耗電量。因此,不用的時候最好將插頭拔除,若是插座隱藏在櫃子等家具後面的牆壁上,很不容易拔的話,可以買好一點的延長線,上面有多個插座可以個別切掉電源,這是很方便又很安全的方法,也是我們應該養成的用電習慣。

要過真正節能減碳的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家裡的電源全都關上,然後出門享受美好的大自然。即便是住在都市裡,但是台灣是個多山、多溪流的地方,通常離住家20、30分鐘路程範圍內,都可以找到一片山坡、一條溪流或是林間步道,可供我們散步與徜徉,很多人都忘了在屋頂之外,我們還有美麗的星空與變幻萬千的浮雲與夕陽。

當我們減低對物質聲光的依賴,也許更有機會欣賞大自然的美好與令人驚異的神奇,這也是我們常講的,少即是多,簡單就是豐富,當我們降低物欲需求時,精神的體會反而愈形豐富呢!

延伸閱讀
陷入拚命工作與消費的循環,對生活的感受能力漸失...試著放慢步調,也許會發現少是更多
終於不用再上班時,你會如何度日?一個過來人分享:退休後的生活就像大試驗場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3:你好,我好,做公益與世界共好
作者:李偉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3/07

 

作者簡介_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30年多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在20多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著作有《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活得興高采烈》、《迷路原為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等。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