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
少吃深海魚、多樣挑選類別 就不怕吃進重金屬
撰文者:曹皕晴 更新時間:2016-12-26
瀏覽數:12,504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魚類由於生長的環境背景與海水污染問題,多少容易在魚體內累積微量重金屬,而民眾食用魚類可多留意攝取量及分散飲食風險,便能安心食用。
均衡的飲食之下,魚類可不能少,從海中補撈的魚類,民眾多少也擔心食用是否可能也吃進重金屬並累積於體內,魚產品中較具風險性的甲基汞、鉛、鎘等重金屬,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下簡稱食安法)》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已有訂定重金屬限量的標準,而食用魚類建議不要只單一食用同種魚類,可攝取多種魚類或挑選中小型魚類食用,同時適量食用即可。
民眾對於食用魚類的需求多,魚類由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ω-3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以及DHA等營養,對於腦部智力發育及人體所需營養相當有益,而魚肉低脂肪的優點也受消費者所喜愛,然而吃魚的同時有可能吃進重金屬嗎?
海洋中的重金屬常見鉛、鎘、汞等金屬,一般重金屬可能透過飲水、飲食等攝食過程吃進體內,而海洋等水域環境,受到工業發展等環境污染情況,多少含有重金屬物質,而魚類也存在生物鏈的飲食關係,一般而言,位居生物鏈裡階層較高的魚類,例如大型的洄游魚類或深海魚類,會隨著食用海藻、小魚等攝食過程的生物累積效應,而使魚體內的重金屬濃度變高,然此為生物鏈的自然關係。
因此民眾在購買魚產品時也不必過度恐慌,漁業署針對魚類產品的重金屬控管及把關,每年均會督導各縣市政府檢驗水產品,而食藥署2016年11月《食品安全週報》也指出,針對魚產品中較具風險性的甲基汞、鉛、鎘等重金屬,已有訂定限量的標準,針對魚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背景值、國人魚產品攝食量參考,評估是否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毒性評估參數等,而有規定檢測限量標準。而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安法》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應符合不同魚種類別及重金屬項目而有限量的不同:
1.鯨、鯊、旗、鮪魚、油魚:甲基汞2ppm以下、鎘與鉛0.3ppm以下。
2.鱈魚、鰹魚、鯛魚等魚:甲基汞1ppm以下、鎘與鉛0.3ppm以下。
3.其他魚類:甲基汞0.5ppm以下、鎘與鉛0.3ppm以下。
通過檢驗合格的魚產品,仍可安心食用。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