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美國千萬富翁最愛的車是豐田 先忍住消費欲望再談投資

撰文者:追日Gucci 更新時間:2017-05-02 瀏覽數:21,042

我用時間與人生成本的概念來思考問題
當然,每個人的財務規畫與對人生的定義都不相同,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評斷他人的選擇,因為不是我在為他過日子,他也不是為我而活。我只想分享我看到的現象,沒有對或錯之別。但是,我習慣用時間與人生成本的概念來思考這項問題。

剛好在前陣子看到「Mr. Market市場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小資族月薪40K卻存不下錢?原來工作一整年,其中 7個月只為了活下去,他將人生中的花費,轉換成月份,會比金錢金額,更有深刻體悟,因為時間有限,每一筆花費,都是用心力與青春年華,換取而來。爾後,是不是應當更加謹慎為之呢?


文章,正好計算到車的花費,占比人生工作收入的多少份額呢?以80萬的車為例是1.8年。看起來好像也還好啊,犒賞自己辛勞不過1.8年。但是還這不包含維修,保養與稅金,假如是更高價的進口車,花費更是2倍以上起跳。

再者,我看得更深一層,就是機會成本,我在收到每一筆獎金時都會用簡單的報酬率,去推算,假如我不花掉這幾10萬,在30年後,以5%的報酬計算的話,實質的機會成本是多少。算完之後,我大多的決策是,我要讓金錢為我工作,產生源源不絕的現金流,我願意忍下暫時的消費欲望。

同樣的,如果將安全、品質、附加價值(他人投射眼光)、幸福感等因素加進購車考量,那又更說不清楚了,因為這些非無形的情緒,無法簡單用金錢衡量。同樣的,這沒有對與錯,然而任何支出決定,或許都得先衡量時間付出的成本。

2013年時,「Winnie散漫遊」的一篇文章,巨大的影響著我爾後對於金錢的概念。她在33歲以ETF為主,靠著5%的年化報酬率的方式下退休。當時不意外的這篇文章一樣被酸爆:
1.妳不過就是在美國收入比較高而已!
2.哪裡找的到年化5%的投資報酬率?

第2個問題我就不回覆了,因為問題太淺沒有回答的必要。我想談的是第1個問題,她與先生花了10年,攢下3,000萬存款(我推算)。老實說,就算我的薪資水準與他們相同,我很有信心地說,我「沒有辦法」將儲蓄率拉高到80%。

期間她談到一段令我深刻的話,非常符合現實狀況「收入提高,消費額通膨」,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認為退休是很久以後的事,選擇把收入拿來「增加生活品質」。買了各式各樣東西,還得買個家背著房貸來囤積這些東西,工作累了,就休年假出國一星期走馬看花再多買點記念品來慰勞自已的辛勞,收入多了就去遠一點的地方,買好一點的車,換大一點的房子,三、四十年的生活就這樣周而復始過著。

那我就要請問,薪資不夠高,那就去掙啊!儲蓄率不夠,那就去檢視開支啊,哪些必要,哪些其實只是想要?不買車,不買房,不買新衣服,這對一個女孩來說,有多麼不容易,可想而知。不花大錢蜜月,但在國內旅遊,一樣是開心甜蜜。該體驗的人生快樂,她一樣都沒有少,只是習慣與價值問題。他們倆在年輕時犧牲了世俗覺得必要的花費,苦其心志了10年,就為了長遠的目標。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