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與其陷入總體分析的汪洋大海,不如深入研究單一公司

價值投資大師:小錯誤易於彌補,從小處著手增加投資勝率!

撰文者:陳達美股投資 更新時間:2018-07-24 瀏覽數:7,364

四、從小處著手
先來談談什麼叫想得太大。雖然我沒有把話說死,並沒有做絕對否定,但還是被3種人給怒懟了:1.技術分析分子;2.總體經濟分析分子;3.一切仇視公司基本面分析分子。第1和第3種我一般是無視的,咱不活在同一個世界里有必要強行溝通嗎;但第2種其實懟得貌似還很有道理:炒股不看總體經濟你不等於瞎子在雷區裡裸奔嗎?

但如果你認為總體經濟能告訴你股市會如何發展,你可能把關係弄反了,股市一般是總體經濟的先行指標。在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The Conference Board)發布的經濟先行指標指數里(包含10個指標),標普500指數常年上榜。但很多人卻硬要逆反這個順序聯繫,硬要在總體經濟裡去找到投資股市的祥瑞。


比如很多人投資美股就緊盯利率,天天在聯準會是否升息這件事上躁動不已。但是利率這事哪是如此容易看穿。我並不是說你投資不需要懂利率,恰恰相反,利率反映了市場的血液——錢的價格,所以這個必須懂;我的意思是深度研究利率未必對你投資股票有什麼幫助,尤其是在短期上。比如降息這個事件——完全就可以有兩種解讀,降息可以讓公司增加利潤,也可以合理化過高的市盈率,有可能提高資產的回報;但通脹調整後的利率的下降,也會降低金融資產的回報。這是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何解?

我們又要發揮馬太福音的智慧了:讓經濟學家的歸經濟學家,讓上市公司股東的歸上市公司股東。著名的經濟學家裡投資做得比較成功的我就知道凱恩斯大師一個,雖然在大蕭條中也是虧到底;而同其絕代雙驕的海耶克聽說把諾貝爾獎金都虧在了股市裡。

比較諷刺的是,凱恩斯的投資履歷上有一個明顯的變調:前期他憑他在總體經濟上的卓絕造詣做由上而下的投機與投資,結果業績稀爛,以一腔孤勇戰鬥在大蕭條的最前線;後期他開始關注微觀的公司本身,做「想得小」的投資,結果終成一段佳話。

除了凱大師以外,經濟學家裡當然也有賺錢如麻的,但總是花無百日紅。比如 Robert Merton教授 (就是BSM期權定價模型裡面的那個M),他是個諾獎傍身的超級大牛,曾經也業餘兼職成為過一個很成功的對衝基金經理。但是再後來搞出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個爛攤子,晚節就有點沒保住。

凱恩斯不是說過麼:靠譜的一定能讓你發大財的知識是不存在的;因為如果存在,那麼這個學科就會被汪洋人海前赴後繼地研究個爛,然後只要智商超過平均水平就能變成土豪。這怎麼可能。

而T神想要告訴你,大資金想得都很小。啥升息降息立正稍息,啥M1、M2、M16,這些就讓專注於老年人朋友圈的微信公眾號去鑽研好了,你別把投資想得那麼大。當然諸如GDP這種信息你仍然要關注,但是不值得花太多精力。經濟是一個抽象的群體性想象,除非你是就是自詡為思想者或哲學家,你對一個抽象概念去廢寢忘食,有違你最初僅僅想賺錢的動機。

T神想得就比較小,與其去陷入之於整體經濟所產生的信息的汪洋大海,你不如就多研究一下專屬於某個公司的信息,分析一家公司可比分析一個經濟體所要面對的信息和變量要少太多太多了。誠然,無論是總體投資者(macro investor)或是 選股者 (stock picker)都必須要全力探尋真相,而在這過程中也必然會犯錯;但是小錯誤更容易得到糾正,或者你更願意去糾正。

這怎麼理解?比如在一個大理論上你站了隊——比如你是奧地派而反對凱恩斯派——只要下定決心成為了某個理論的信徒,你就很難回頭。對於很多人而言這TM動不動能歸究到信仰問題。但如果僅僅是個小問題——比如你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率取得不合理——你會立馬虛心接受並改正錯誤。

我就有這個體驗,比如當前的美國市場,一些人憑借某些總體面碎片化的信息就認定市場在短期內要崩盤,這樣的人我很難讓他改變他的——我不敢說完全錯誤——但至少是片面的想法。他可能會完全將資金抽離股市,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從2013年、2014年就開始了所謂的空倉之旅(可是你全倉了現金啊北鼻,利息多高?),有些甚至還要強忍凌遲之苦去做空標普500。這些人一旦形成了一個超出他們認知水平的大判斷,就很難回轉,因為這已經上升到信仰問題。但是要讓某一個投資者打消對於某個公司的不切實際的執念,相比而言就要容易得多。

用T神自己的話來總結吧:小錯誤總是更容易彌補。從小處著手不僅能減少錯誤的嚴重性和頻率,還能讓你有更好的思維框架去預期並修復它們。(出自Big Money Thinks Small)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雪球

延伸閱讀
跟著基金操盤手留意4數據 一眼看穿財報造假!
善用價值投資檢查表 買進前增加投資決策勝率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