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從小表現平平的同學為什麼忽然有錢?這4點「富人思維」決定口袋深度

撰文者:黃琛為 更新時間:2018-11-13 瀏覽數:5,399

關鍵字:

投資理財 存錢 第一桶金




上個禮拜,和國中好友下班後相約居酒屋暢談。我的國中是一間私立學校,大部分同學在基測時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我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為什麼當初在班上名列前茅的人,如今表現平平;反而是當初在班上「興風作浪」的人,如今在各自領域都表現得不錯。

為什麼起點差不多的人,後來的發展會相差甚遠?
為了發掘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還特別去問了同齡朋友圈讓我視為榜樣的人,他們在沒有資源時到底是如何達成目標的?我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的「富人思維」。


對錢有行動力
隨便問一個人,他都會跟你說他喜歡錢。但是,真正為了錢「付出行動」的人又有多少?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中,你中了幾樣吧!

1.開始記帳,隔了幾個禮拜卻又放棄。
2.聽到當前流行的產品(如區塊鏈),還不了解便貿然進場。
3.制定了儲蓄計畫,卻被臨時出現的「加入購物車」給打斷。
4.開始覺得:有錢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身為在低薪血汗環境長大的90後,我們對錢既不過度追求,也不隨便應付,主動糾正那些輕視金錢的行為,就是建立富人思維的第一步。

把錢當手段而非目的
前陣子,朋友Jenny跟我說她想換工作,因為她覺得這份工作很累,但又怕離職後下一份工作的薪水不如原本的優渥。我跟她說,那麼妳該煩惱的不是下一份薪水的多寡,而是妳的個人能力與職場機會。薪水是結果,妳,才是原因。

身邊有些人畢業後當了助教,起薪比一般大學生高了一點,便滿足了下來,不再參加教育培訓等發展機會,這就是把錢視為首要目標,而忽視了未來自我增值的機會。

《富爸爸窮爸爸》曾經說過:金錢是一種力量,它能賦予你更多選擇機會。所以,請把錢當作是讓你變強的力量、機會、資源,而不是目的。

史丹佛博士Tina Seelig曾在教授的創業課程進行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將班上同學分為10組,每一組都拿到一個信封,裡面裝著5美元的「種子基金」。他們可以盡情花時間做周詳的規畫,不過一旦打開信封、拿出鈔票,就必須在2小時內設法賺到錢,愈多愈好。時間到時,每組有3分鐘的報告時間。如果有人出了這樣一道難題給你,你會怎麼辦?

我從第二名開始公布,他們將5美元拿去買輪胎的球針,在和學校借打氣筒,在校園的大馬路上免費幫人測試胎壓,如果要打氣的話,才收1美元,最後收益450美元,相當於9,000%的收益率!

第一名更有趣,他們連這5美元都沒花,他們走出校園去拜訪企業,兜售「3分鐘的報告時間」,最後,他們為了一間企業製作了3分鐘的廣告,並在報告時間撥放。最後收益650美元!

這兩個例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在看錢時,把錢當作資源和因素之一。錢在交換中產生的流動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別把囤積金錢本身當作是金錢的價值體現。

先考慮目標,再尋找資源
我在中國背包旅行過半年,那時因為沒什麼錢,出去時最煩惱的就是住宿問題,因為住宿費通常就占了旅費的30%~40%,因此我開始住青旅、玩Couchsurfing,甚至在青旅退房時,我都會在訂房平台寫滿800字左右的評論,詳細描述這次住宿體驗好與壞的地方,並提出自己想到的解決辦法,直到有一天收到旅行平台的邀請,成為他們的試睡員,睡遍中國(的床)!

富人假設自己有所有資源,思考想達成何種目標,在努力整合資源,把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慢慢去完成。

舉例來說,我的目標是省下花費龐大的旅費,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可以去住青旅、去Couchsurfing,所以我要有撰寫住宿體驗的能力,讓平台發現我;我要把自己的自我介紹寫得有趣,別人才會願意讓我沙發衝浪...。

你會發現,許多的不可能,往往來自你的大腦,而非現實。

注重長期回報
《今日頭條》創辦人張一鳴接受雜誌專訪,他是如何從一名普通工程師,到估值75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創辦人時,曾經提到:不傲嬌,要能延遲滿足感。

他舉了一個例子:當時我們有個做產品的同事,是應屆生,大家不覺得他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輔助的工作,統計數據、用戶反映之類的,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10億美金公司的副總了。

後來我想想,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從來不推諉,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儘可能地做好。 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他去了那家公司後,從一個使用者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負責起來,把這個頻道愈做愈好。由於這是一個邊緣頻道,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也得到了很多鍛鍊。

我們大腦有個毛病,就是喜歡即時的滿足感,做了一件事,當下就要立即得到回報,這也是為什麼當今社會手機遊戲、抖音、可愛小貓可以取代國際新聞等「奶頭樂」興起的原因。所以,要是能意識到大腦的壞習慣,並嘗試克服,就有可能達成更遠大的目標。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