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關鍵數據》當「這項指標」為正值時,表示經濟熱絡,投資股市勝率達85%!

撰文者:財經M平方 更新日期:2019-02-27 瀏覽數:5,163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台股 經濟 財經M平方 存貨




M平方自2018下半年開始便強調3~4年一次的電子去化庫存循環,觀察出口年增電子零組件外銷訂單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等重要指標,都出現明顯走緩甚至連續3個月負成長的趨勢,然而今年1月初蘋果罕見提前下修財測、台股觸底9,300多點後,便展開一股強勁的反彈行情。難道去化庫存循環已經接近尾聲了嗎?到底該如何觀察庫存消耗狀況?今天就要和用戶們分享M平方長期以來關注的重要關鍵圖表:「未完成訂單-客戶存貨」

瞭解訂單循環的3個階段
在國發會每月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有2大指標可以帶領我們瞭解訂單循環的現況:「未完成訂單」以及「客戶存貨」。前者為考量產能與新接訂單下,尚未完成交貨的部分,大於50表示未完成訂單量上升,反之亦然。後者象徵客戶端的存貨情形,低於50表示需求>供給,下游廠商需要更多的貨品,進而持續刺激增加訂單。


當未完成訂單-客戶庫存>0時,即顯示訂單擴張且客戶缺貨,將帶動良好的訂單循環。 當未完成訂單-客戶庫存<0時,即顯示存貨過高且訂單縮手,訂單循環朝向負向發展。不過何謂「訂單循環」?下圖是我們歸納出訂單循環的3大階段:熱絡期、縮手期、回溫期。

階段一:訂單熱絡期 (綠色部分)
特色:客戶端銷售暢旺、存貨水平低,製造端訂單能見度高、出貨熱絡,市場呈現供不應求。
景氣處於復甦或成長階段,帶動良好的訂單循環。

階段二:訂單縮手期 (紅色部分)
特色:產品滯銷、庫存水平高,客戶不再因為缺貨而追加訂單,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當景氣出現過熱,廠商對未來過度樂觀因而產能過剩,一旦終端需求不如預期,便開始停止進貨、消化庫存,層層累積後出現供應鏈中上游需求急凍的狀況。廠商對於庫存準備、新增訂單呈現保守態度,上游製造商訂單能見度低迷,產業進入去化庫存階段。

階段三:訂單回溫期 (橘色部分)
特色:去化庫存的成果逐漸浮現,客戶重啟一輪補貨需求,市場供需趨向平衡,整體庫存水位下降,通路商展開回補庫存,訂單能見度逐步上升,供應鏈對於景氣上揚開始重新做準備。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