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GDP年增恐至2024年才落底?英國陷百年最長衰退,專家直指2大致命傷重傷國本

撰文者:財經M平方 更新時間:2022-11-15 瀏覽數:3,116

2.英國勞動供給大幅下滑,造成薪資螺旋問題及長期生產力受限
英國另外一項經濟結構變化出現在就業市場。根據Bloomberg估算,自脫歐公投、新冠疫情以來英國外國人口已減少約20萬人,從淨移民也可以看出相同的趨勢,英國2021年的淨移民比2015年減少約27%,聯合國2022年人口報告中也大幅修正英國未來的人口展望(詳見本篇報告),預期未來人口將在2056年出現負成長。

除了外國勞動供給減少外,疫情後英國本土的勞動力也出現結構性的轉變,就業人口遲遲無法恢復疫情前的水準,沒有積極尋找工作的不活躍人口(economic inactivity)則是出現大幅上升,長期患病、就學為主要原因,不活躍人口在不同年齡層均有增加,其中又以50歲至64歲的增加幅度最大,更令人擔憂的是,近期不活躍人口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顯示疫情對勞動市場帶來的影響比想像中還要更為長久。


對此,勞動供給大幅下滑除了造成勞動市場供需失衡,加劇薪資螺旋所引發的通膨問題外,也造成生產力長期受到壓抑,英國央行認為大量的不活躍人口使目前的失業率被低估,預計在經濟步入衰退後將失業率將從目前3.5%的歷史低點,提高至2025年的6.5%。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註1:不活躍人口(economic inactivity)為過去4週與預期未來2週均不打算尋找工作的人口,理由可能包含:就學、患病、退休、家庭照護等。
註2:本圖呈就業比率(就業人口/工作年齡人口)、失業比率(失業人口/工作年齡人口)、不活躍比率(不活躍人口/工作年齡人口)與2019 Q4時的水準相對百分比變動量。

二、美國、英國、歐洲通膨結構比較,央行轉而關注長期通膨
上述英國陷入深度衰退的結構性因素,雖尚未在其他國家顯著發生,然而央行預期英國將陷入長期衰退外,同時也認為薪資通膨與核心通膨僵固使長期核心通膨上行風險增加。事實上,薪資通膨與核心通膨居高不下的問題,在美國與歐元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進一步研究美國、歐元區、英國今年以來薪資通膨與通膨的貢獻度,整理以下2點:

1.英國通膨結構兼具美國與歐元區的特性
拆解美歐主要經濟體的通膨結構可以發現,美國通膨是以核心通膨(服務通膨+排除能源與食品外商品)為主,貢獻度達到56.1%,歐元區則是僅有35.2%。反之,歐元區能源通膨有較高的占比,貢獻度達到38.5%,美國則僅有13.0%。英國的通膨結構則同時具有歐元區與美國的特性,英國核心通膨貢獻度為52.5%,能源通膨貢獻度為30.7%,因此造成英國通膨既受到能源價格波動影響,也同時具有核心通膨僵固的特性,而成為本次通膨浪潮下,受傷最重的經濟體。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2.英國、美國、歐元區薪資通膨均大幅提升
而當前英國、美國、歐元區也均有勞動供需緊張的問題,使個別的薪資成長年增率已分別上升至6.2%、6.3%、5.3%,均為1970年代以來新高,英國供需緊張的原因為勞動供給不足(移民減少、不活躍人口過多),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Huw Pill更警告,勞動力市場緊張可能使英國出現第二輪通膨。美國面臨到的問題為疫情後勞動需求過大,使供給無法匹配,也成為聯準會升息壓抑需求的主因。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