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南台灣水情警戒,農業首當其衝,休耕、改種雜糧成常態,農民如何力抗乾旱?

撰文者:食力 更新時間:2023-04-27 瀏覽數:2,992

人定難以勝天》農民更須善用工具、政府應積極把水留下

即使農民透過地下水或溪河水源些許灌溉,度過抽穗期、雜糧結果及果樹開花期撐過4月,若在梅雨季時遇上如2020年致災型強降雨,將導致水稻倒伏泡水,花謝時最怕雨水的果樹、準備結果的雜糧作物,也將面臨裂果、泡水腐爛等減產狀況,對農民及消費者而言,都是壞上加壞的結果。

人定再也無法勝天的大環境因素下,農民並非只能任由水利機關、中央縣市政府才能克服。安吉氣象決策資訊公司執行長林偉文表示,南部農民苦無水用,北部農民卻抱怨水滿出來,反映台灣南北兩樣情的無奈天象,農業工作者不宜再有對賭心態,應積極做好水土保持,善用氣象預測及環境監控工具,了解手上還有哪些籌碼、改善生產方式建立農業韌性。當面對枯水期愈來愈嚴峻的極端氣候衝擊,農政單位必須改變凡事補貼做法、提升儲水措施,積極將豪雨時期水量留下。


本文獲「食力foodNEXT」授權轉載,原文:乾旱衝擊農損破5億元!配合節水、嘉南農糧停灌限水 農業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水情告緊稻作停灌、雜糧收成不佳!缺水旱象反應哪些農業困境?
不符比例原則!節水時期原應優先減供工業用水 為何南部農業供水率先被大打折扣?
掌握生產關鍵籌碼 避免成為極端氣候下的難民農夫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