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社會新鮮人第1份工作該選新創嗎?過來人:擁有這些「新創特質」會更快樂
撰文者:MH 更新時間:2024-04-22
瀏覽數:2,01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再過幾個月就是畢業季了,應該有不少畢業生正準備寫履歷找工作吧?我從2016年到現在都待在新創公司,也遇過不少想加入新創的朋友來詢問各種疑難雜症,這篇文章就是想集結這些問與答,給需要的人做些參考。
在正文開始前,先講一下到底何謂新創(start-up)。事實上,目前也沒有一個公版的解釋,只能借個維基百科來看一下:
「A startup or start-up is a company or project undertaken by an entrepreneur to seek, develop, and validate a scalable economic model.」(新創公司旨在尋找、發展並驗證某種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While entrepreneurship refers to all new businesses, including self-employment and businesses that never intend to become registered, startups refer to new businesses that intend to grow large beyond the solo founder.」(一般的創業指稱所有商業活動,比如自雇者、沒有註冊的公司;而新創則更強調此商業活動的大幅成長。)
「At the beginning, startups face high uncertainty and have high rates of failure, but a minority of them do go on to be successful and influential.」(新創公司初創時會面臨很高的不確定與失敗可能性;但仍有少數新創能成功並樹立其影響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確定性」、「失敗可能性」、「大幅成長」等關鍵字之外,現在的新創公司通常還會跟「tech(科技)」扯上邊,比如現在正夯的biotech(生物科技)、fintech(金融科技)等,所以通常只要是創立沒幾年、跟科技相關、做的題目較新穎(市場上少有或根本沒有)的公司,就有可能被稱為新創。
怎樣的人適合新創?
介紹完新創,再來就聊回文章主題:社會新鮮人適合加入新創嗎?
以下就依照我個人的經驗,試著說明「怎樣的人適合新創」,如果看完下述案例後,認為自己符合所描述的個性、對於這些案例感到興奮,那新創或許就很適合你!
能接受改變&承擔風險
新創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確定性」,比如:
1.創業題目可能更改:比如Netflix最早是做郵寄DVD,後來才轉型成現在的線上串流平台與內容商。
2.公司可能在短期內成功募資,就大幅擴編;反之,公司也可能因為募資失敗,就得大幅裁員甚至直接倒閉。
3.營運內容不斷擴增:比如Grab剛開始做叫車軟體,後來延伸出外送、電子支付等服務。
這些改變都可能需要員工作出對應的努力,比如面對「創業題目更改」,搞不好老闆只知道A題目失敗,但也不確定該如何轉型,員工甚至可能需要一起集思廣益,為公司想到新的出路。
比如我曾聽過朋友在區塊鏈產業工作,公司雖然還沒找到營利模式,但仍因為一些奇異的原因而拿到資金,所以員工就是要一起思考:到底該如何善用區塊鏈技術來變現。
這個題目何其龐大,而且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投資人是否喜歡這題目、是否有其他公司在做這題目、這題目是否真的有商業價值、這題目是否真的能在技術上付諸實現等。
又或者,公司在短期內迅速擴編或縮編,員工也需要有一定的適應力。比如:公司擴編後,通常組織分工都會更明確,也會有更多規則,而且為了方便管理,原有的自由與彈性也可能受影響——比如不用打卡、工時超彈性等。如果是縮編,縮到自己的話,馬上就失去這份工作了;若自己是留下的,也可能因此需身兼多職,跟公司「共體時艱」。
能自己找到事情做
承上,正因為新創公司有其不確定性與多變性,所以公司時常處於「變動」的狀態,每天遇到的挑戰可能都不一樣,所以,當然也無法一直用同一套方法完成工作。
甚至,有時候公司只知道要達成某個目標,但不確定該用哪些方法,所以作為員工,也只能不斷嘗試與摸索。
舉例來說,我前間公司是在做線上英語學習網站,行銷團隊的目標就是要獲取付費使用者,但該如何找到願意付錢學習的人呢?可能是要先寫部落格衝SEO養流量、跟部落客合作寫業配,讓大家認識我們、參加實體展覽,增加線下的曝光…。方法有很多種,總之就是得不斷發想新方式、再不斷嘗試,然後再不斷尋找更好的方法。
正因如此,如果是習慣「主管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喜歡遵照SOP、不太習慣自己發想或善於變通的人,在新創應該會待得很痛苦;相反地,如果是熱愛嘗試、喜歡在一片混亂中尋找規律與方向的人,應該會很嚮往這樣的挑戰!
有明確職涯方向
上面2點不斷強調新創公司的「變」,既然公司不一定有明確的經營方向、新創科技產業改變又這麼快速,員工本身的履歷與職涯經驗可能很難「線性累積」。
舉例來說,像我前公司的同事,原本是在做線上英語學習網站的行銷,但後來公司擴增產品線,作為公司「元老」的他,就被借調到新產品線當PM;也有前同事從業務開發轉職成為行銷,2人的工作內容整個大不同,可說是直接內部轉職了。
不過,雖然之前文章有說,新創公司內轉並不罕見,但至少以我個人經驗來看,這些內轉通常比較少是當事人提出,多半都是公司基於營運需求而要求。
所以,如果是沒有明確職涯方向的人,又比較好說話的話(或者公司強硬要求轉調的話),就有可能得時常切換工作內容,長期下來,很可能反而會使得自己對工作規畫更迷惘,且履歷也會顯得零散,對於找下一份工作更是不一定有利。
相對地,如果有明確職涯方向,就比較能在被公司要求轉調時,妥善判斷自己該如何選擇,而不會讓公司的瞬息萬變影響到自己原本的規畫。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