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面對AI高速發展,該如何確保自己的價值與競爭力?史丹佛電腦科學專家:聚焦「不變」的事物

撰文者:程世嘉、蕭玉品 更新時間:2024-05-25 瀏覽數:1,674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世界愈快,心、則慢」是一支金城武代言的廣告影片當中的提詞,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哲學敘述。在美國,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提及自己常常被問:「未來10年內什麼事情會改變?」但他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未來10年什事情不會改變?」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當中,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寫完這本書的當下,當中的很多資訊已經需要更新了:更先進的大模型出現,更像人類的人形機器人展現出驚人的能力,監理機關更積極地介入科技公司的AI發展...。


在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快速變化當中,我相信你跟我一樣,每天都對未來的變化充滿了未知的焦慮。但正是在這種時候,貝佐斯的這段話可以作為我們重要的指引。

太多人想要抓住每一天的細微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做出即時的反應,每天不斷「出招」。但是當這麼多的改變、在這麼短的時間同時發生時,想要這麼做不僅是徒勞無功,也容易讓自己迷失方向、氣力耗盡。

想要跟上AI的發展速度就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我在生成式AI剛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就說了「先躺平一陣子也是個好策略」。因為當變化還在劇烈發生的時候,過早投入反而會浪費時間和成本。當你還在部署模型1.0的時候,更強的模型2.0幾個禮拜後突然就上線了!這時你不就馬上陷入尷尬了嗎?現在回頭來看,這句話真的應驗了,目前AI模型迭代的速度,還遠遠超過一般企業部署和導入的速度。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答案就是確認那些不需要改變、有價值的核心事物,並且將自己的焦點放在它們上面。

當風潮形成,想跟上已經來不及

在本書當中,我不斷強調AI是一種加值技術,要無中生有創造出嶄新的商業模式非常困難。那麼,你就不應該每天盯著AI技術的改變和新進展(這種事情交給我就好了),也不要老是想要從這些新進展裡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應該確認自己「不變」的核心商業模式是什麼,反過來問AI的新進展能不能為我既有的商業模式加值。如果不能,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以不變應萬變就好。

每一家科技大廠都是如此,我們自然也不會是例外,谷歌(Google)、亞馬遜、臉書(Meta)、蘋果(Apple)等公司都是利用AI在加值既有的商業模式,沒有整天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或突然改變既有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它們不變的地方。

許多創業者面對AI或是科技的新發展,總是會想要立刻跳轉題目、追著風潮走。事實上,當風潮已經形成的時候,你想跟上早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些引領風潮的人,也都是努力累積了許久才展現出這些實力,你現在看到的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

所以,一切都回歸到一些從未改變的成功基本原則:樂觀、進取心、終身學習、持續不斷的努力...。這些不變,才是我們真正能夠掌握的事物。

延伸閱讀
隨著AI生成時代來臨,工作型態將有何轉變?科技趨勢專家點出,未來10大必備技能
認識自己,在AI時代比什麼都重要?日本最大直播平台創辦人教你用筆記自我分析,迎戰未來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作者:程世嘉、蕭玉品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30

 

作者簡介
【程世嘉】
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台大資管系學士。曾任Google軟體工程師,參與Android多媒體框架、地圖及中文搜尋等專案,將機器學習融入創新科技產品。2015年潘文淵獎得主,專長人工智慧,也是台灣第一位登上Google I/O開發者大會的講者。

現為跨國AI公司iKala愛卡拉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iKala以「AI賦能」為使命,讓客戶能夠以AI為核心來達成事業轉型、加速、及創造新商業模式的目標。熱愛閱讀與寫作的他,集學霸、AI專家、文青於一身,是台灣新創科技的代表人物。

【蕭玉品/採訪整理】
曾任《遠見雜誌》記者,跑過科技、服務、文教,現為自由撰稿人。著有《撥雲迎驕陽:生技中心的探索與創新》(合著)、《看見教育的光:中原大學的全人之道》(合著)。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