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達人

用「第3支柱」強化退休保障

撰文者:曾淑雲 更新時間:2022-12-01 瀏覽數:23,435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不論你是職場菜鳥或退休人士,如何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做好準備?如何將退休金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都是重要的課題。近年來,包括政府、民間機構與媒體持續針對退休議題進行大量的宣導與討論,許多人也對退休前與退休後的理財規畫有了基本的認識。但是2022年以來,各國央行為了抑制高通膨而紛紛大幅升息,全球股債市也跟著陷入劇烈震盪。


根據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勞動基金累計到9月份投資收益率大虧9.87%,創下最慘重虧損,而勞退新制基金也是慘虧9.88%。所幸,勞退新制基金損益都是短期帳面數據,且新制勞工退休金依法有2年期定期存款的最低保證收益,勞工未來年滿60歲領取退休金,不會因目前短期損失遭受減損。然而,在此種變幻莫測的金融環境下,退休資產與收入來源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對於退休人士來說,2022年在退休資產的價值大幅縮水下,是否該降低日常支出以度過這段艱困時期?先鋒集團(Vanguard)美國財富規畫研究團隊主管Maria Bruno在接受晨星(Morningstar)專訪時表示,應先將重點放在釐清支出的類型,哪些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必要支出,哪些是較有彈性調整的空間?對於後者,就必須優先檢視。換言之,通膨將考驗退休人士在支出方面的靈活性。她建議,當市場表現較佳時,投資人應該認真檢視自己的日常支出,並且考慮將手中多出的收益進行再投資,以便讓自己在市場環境變得較為不明確時,能夠擁有更大的緩衝空間。

當然,身處在目前高通膨的環境下,糧食費、水電費、醫療費這些必要支出,免不了會增加退休人士的負擔,但這也凸顯出平常做好財務規畫的重要性,並且清楚知悉自己的收入來源,有哪些是來自於投資組合的收益,又有哪些是來自勞務工作的報酬;舉例來說,如果在投資組合中配置較多的債券部位,那麼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中,投資人便可獲得較多的利息收入,如果以此角度來看,通膨就不一定只會對退休人士帶來負面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各國也有許多關於在社會保險制度下,延後申請退休金給付時間的討論,但當自己的投資組合價值隨著股債市下跌而明顯縮水時,從投資組合中提取資金來取代社會保險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似乎並不是一項好的主意。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進行取捨也成為了另一項難題。對此,Bruno認為,延後退休金給付的確能帶來增加未來收入的好處,但退休人士仍需要收入以便應付日常的各項支出。但在市場下跌時,是否該從投資組合中提取資金?她表示,投資組合包含「本金」與「收益」,人們應該是從投資組合中提取「收益」來支應日常支出,就如同前面提及,投資組合產生的債息可隨著利率上升而增加,因此即便退休人士選擇延後申請退休金給付,仍可憑投資組合產生的收益來度過這段時期。

面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人們可能希望保有更多的現金以避免損失,但Bruno建議退休人士最好將現金視為因應日常緊急需要的短期備用工具,並且預留大約1年至1.5年左右所需的金額即可。因為,保有現金而不進行投資,永遠會伴隨一定的機會成本,有可能讓投資組合的價值在未來市場回升的過程中,出現復原緩慢的情況。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