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隨機漫步〕

不主動預測市場 跟著指數賺高報酬

撰文者:王妍文 更新時間:2010-07-26 瀏覽數:26,969

針對這些爭議,一位名為布雷克(Gil Blake)的專業操盤人提出了他的看法,布雷克曾經創下連續65個月不賠錢的紀錄,在12年的操盤經歷中,平均年報酬率高達45%,實在很難說這樣的績效是來自連續的「運氣」。有趣的是,布雷克早期曾是「隨機漫步」的信徒,直到一位朋友向他舉證一些市場上缺乏效率的事實,以及可以預測的價格行為,布雷克才改變立場。但是,儘管自己有卓越操盤績效,布雷克還是為「隨機漫步」辯護,他說:「我同意他(墨基爾)的地方多過不同意他的地方,市場是以隨機的成分居多,而且大部分人沒辦法擊敗市場,或者抓準市場的漲跌時機。」

根據布雷克的意見,就是說大部分的散戶,甚至多數的專業操盤人,都只是平庸的投資者,他們根本不具備能夠打敗大盤的實力,但是卻頻繁操作,根本就是浪費交易手續費。但是確實也有極少數的人,有特定、可重複的方法,能夠一再地超越大盤。

股價變動難以預測
選對策略簡單賺


事實上連墨基爾這位「隨機漫步」的倡導者,在近年改版的《漫步華爾街》中,也修正了看法,他說:「從過去30年的事實顯示,2/3以上專業基金經理人的績效不及無人管理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但似乎有某些選股技巧可以險中求勝,提高投資人的勝算。」

根據「隨機漫步」的概念,市場既然很難預測,那為何我們要把錢交給宣稱可以創造出高於市場績效的基金經理人呢?就以股價指數的本質來講,整個市場的總體報酬就等於股價指數,你一定要夠幸運,才能選到操盤勝過指數的上面那一半,而不是選到被指數打敗的下面那一半。

因為投資人沒把握選對基金,促成了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快速崛起,這些基金在《漫步華爾街》剛出版時,市面上還沒有這種金融商品,今天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商品之一。

指數型基金與指數股票型基金,概念大致相同,只是買賣方式不同,前者類似一般的共同基金,後者類似股票。共通原則是成本低,負責操盤者根據設定好的程式來追蹤市場指數,調整投資部位跟指數一致,而不會主動去預測市場方向。

策略1》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 放久就會賺

在「隨機漫步」理論的全盛期,有了這樣的投資主張,這就是代表不預測市場、不要擔心指數高低,有錢就買進,買進就鎖進保險箱不要去管它,等到幾十年後,自然會變出一筆大錢。

在1960年到2000年,即使碰上令人驚恐的1987年,這個策略大致管用,從圖1可以看出,在這段期間,股市大致呈現穩定上揚趨勢,即便碰上1到2年的短期空頭,也會在下個多頭年度再創新高,因此,這段期間的投資人根本不需要理會指數水準,在任何時間買進,只要持有超過8年,一定賺錢,如果加上股息再投資,利潤更可觀。墨基爾試算過,一個投資人在1969年以1萬美元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期間拿到的股息再投入,到2002年時,價值已達到32萬7美元。

1969年買進放著,到2002年就能獲利32倍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