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成立44年都賺錢,勝利董事長陳登立:

挑戰成為羽球世界龍頭

整理者:彭媁琳、採訪者:朱紀中、彭媁琳 更新時間:2012-08-01 瀏覽數:34,573

問:市場規模不如預期,有賠錢嗎?

陳:從來沒賠過錢!最初我們在台北東門市場,5個人開始做家庭代工,自己1枝1枝去插羽毛。剛開始每個月只有幾十打產量,頭半年沒賺錢,半年後可以做到100∼ 200打,就損益兩平,每個月營收約1萬元。我們進去時只有1家對手,2年後他們就收攤不做,因為沒利潤。我去買其他廠商製造的羽毛球回來解剖研究,然後用最好的羽毛跟膠水去製造,品質好,一打就上癮,而且很耐打,所以賣貴一點還是有人要買。1970年代台灣內銷一直成長,市場上大概有7成羽毛球是勝利的。


3年後,日本的KAWASAKI原本專做拍子,缺羽毛球,所以來台灣找代工,當時全台灣只剩我們1 家在生產,就由羽球協會牽線, KAWASAKI派技術長來檢驗技術後,決定跟我們買球。當時在日本,KAWASAKI跟YY是規模相近的競爭對手。開始外銷後,我們的產量變大,1個月可以生產1萬打羽球,除了日本也外銷一些去歐洲。可是日本人價格很硬,很難談,代工3、4年後,我決定不要代工,自己做品牌。

代工轉品牌》
挾通路與品牌優勢
複製台灣經驗到中國

問:結束家庭代工跟台灣小工廠的製造之後,什麼時候開始想要到中國發展?

陳庶榮答(以下簡稱「榮」): 原料跟工資都在上漲,所以我們在1989年去中國設廠,想降低生產成本。選在南京設廠是因為隔壁的安徽省有大量的羽毛。

但這幾年連中國的羽毛都在漲價,高級品的1枝羽毛可以賣到新台幣2塊錢,1打的毛利剩2成,所以光賣羽毛球的平均獲利只有10% 左右,不夠高。所以要做羽球拍、羽球鞋等附加價值比較高的產品。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