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破解配息率迷思

更新時間:2014-04-01 瀏覽數:22,552

最正確的績效評估
是看總報酬

還原配息率雖然可以了解實際的配息率,但是可分配利益並非只有利息,當中還有資本利得,這部分就沒辦法進一步了解。債券型基金的投資者都有一個迷思,總認為配息率愈高愈好,比較有現金落袋的感覺。然而高配息的基金風險一定愈高,道理很簡單,發行債券的機構為何要花比較多的利息借錢,無非是企業信用不好才需要這麼做,所以較高的配息通常也隱藏著較高的信用風險。


再來,除非有固定現金需求的退休人士,否則我並不建議投資有配息的基金。因為領回配息以後,投資的部位就不會以複利成長。複利的基本精神就是獲利再投入,所以債券型基金若希望有複利效果,最好就是買累積型(不配息),只是並非所有債券型基金都有累積型,選擇配權也具有一樣效果。配權是每當基金配息時,基金公司自動將配息轉成單位數繼續投入。

當持有的基金是累積型或者配權時,配息組成的比率就不重要了,因為不論配回來是本金還是利息,統統都再投入本金中。反正看的是最後的結果,總結投資報酬率到底是多少才重要,這也是總報酬的觀念。不論是哪一種基金,最正確的

評估績效方式就是總報酬。

總報酬就是基金的績效,許多提供基金資訊的網站(例如鉅亨網及晨星),都會提供這些資訊,只是常讓投資者混淆的就是淨值及績效2種。

淨值,顧名思義就是目前基金的價值;績效,就是考慮配息再投入的表現,也就是總報酬。淨值的走勢對債券型基金一點意義都沒有,當債券型基金配息後,淨值就會除息,而債券型基金的獲利大部分來自於配息,配息扣除後的淨值是無法反映真實的投資績效。

績效圖是以獲利再投資的觀念,所以不論是股票型基金或者債券型基金,都應該以績效圖為準。還有,當看到1檔績效不錯的債券型基金時,若希望自己也能夠擁有相同績效,就必須將配息再投入,才會有相同的結果。除了選擇累積型及配權之外,另一種再投入的方式就是領取配息,然後將領到的配息再投入更積極的標的,例如股票型基金等。這樣既能保本,又能有更好的總報酬,只是波動會較大就是了。

總結來說,若希望資產可以複利成長,就必須將配息再投入本金,配息既然要再投入,配回多少就不會是投資者考慮的重點。所以評估債券型基金應該以總報酬為準,配息率並不是重點。需要了解文中提到的配息組成資訊,可參考聯博境外基金配息組成表:www.abfunds.com.tw/APAC/TW/Funds/Instrumentation/Dividend/Dividend-Composition-Offshore.pdf(count_smart@bwnet.com.tw)

學歷: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經歷:友訊科技產品研發部經理、昱源科技產品規畫處長
現職:怪老子理財網站站長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