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用《雞排英雄》、《大稻埕》證明藝術也能獲利

葉天倫要重塑電影行銷模式

撰文者:林 竹 更新時間:2014-05-01 瀏覽數:11,373

成功募資的另一項關鍵,在於葉天倫精準鎖定目標,他有一個原則,就是挑對影視產業有基本了解的企業合作。如《大稻埕》投資方之一的統一集團,是源自於上部片《雞排英雄》,對方曾進行過置入性行銷,雙方合作愉快,「而且他們常常拍廣告,與製作、攝影公司都有合作,對拍影片並不陌生。」雖然拍戲需要大筆資金,也不是有錢願意投入就好,也曾有過創投自動上門表示願意資助,但他完全不認識對方,考量到他找來的其他投資方,幾乎都是台灣首屈一指的集團或企業,其品牌、價值與定位,都在一個水平之上,「大集團的投資者,不喜歡我們亂找其他投資人,所以我們會潔身自愛,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葉天倫說。除了找資金,對於行銷,葉天倫更是不馬虎,除安排傳統的記者會、宣傳通告外,也做版權「Pre-Sale」(編按:預先銷售),提前將電視版權賣給電視台,讓對方不但願意拿資金投資,也願意釋出自己的頻道時段替電影做宣傳。

所以《大稻埕》按原先預定計畫完成拍攝、上映,在台票房已突破3億元,再加上海外版權、票房以及電視播放版權等收入,回收、獲利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做到on time、on project、on schedule,都照設定的目標走。」


渴望實踐夢想,金錢固然重要,但企圖心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憑著想重塑台灣商業電影的製片與行銷模式的念想,讓葉天倫連續創作出2部票房破億好片,葉天倫說,「我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這個模式能更穩定、甚至複製在更多年輕導演的身上,拉抬台灣影視產業的發展,讓台灣的戲劇與電影蓬勃發展,進而能走向國際。」

【行銷重南輕北,票房拉長紅】

過去電影界都認為,北台灣才是電影的「吸票機」,只要北台灣開出好票房,整體數字就不會差,但拍了《雞排英雄》與《大稻埕》後,葉天倫發現不是如此。

他以數據指出,《雞排英雄》南北票房比是2.7比1,《大稻埕》南北票房則是3.25比1,代表南台灣的觀眾,比北台灣觀眾踏入電影院觀看國片的機會更高,因此本次在《大稻埕》的行銷策略上,他們採取「重南輕北」策略,不將所有的行銷重心放在台北,轉而到中南部各地電影院面對面「搏感情」,「這次我們走遍全台75個電影院,拉出好票房,與電影院的老闆、看電影的民眾接觸,了解他們對我們的看法,這是本次行銷過程中,我覺得最值得的地方。」

出生:1975年

學歷: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肄業

經歷: 主持人、配音員、演員、導演

作品:《雞排英雄》、《大稻埕》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