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觀念篇

一切從這裡開始

撰文者:曾崇銘、陳宥任 更新時間:2014-05-23 瀏覽數:36,236

其他諸如電腦硬體損壞、網路斷線、系統故障或停電,或任何可能使交易無法執行,而產生非預期的虧損風險,都應該事先規畫出相關的處理程序,以免狀況一發生便驚慌失措,或是只能消極地接受損害事實。事先備妥這些相關的應對程序,即使不能完全消弭因而發生的損失,但至少可以減輕損害的程度。

1-4哪一類模組性質最有效?


模組的性質依照所採用主要判斷依據的不同,約略可區分為突破、均線、指標和型態4 種類型。

類型1》突破系統:輕易推算決策點位,但點位較差

「突破系統」主要是以某個點位為基準,以價格突破基準作為決策依據,例如向上突破5 日高點做多、跌破2 日低點則做空。這一類系統的基本假設是當某個點位被突破之後,代表行情朝著被突破的方向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較高。

基於這個假設和決策依據,我們大概可以推論出這類模組的進場點,相較其他類型模組的點位,應該會比較差(多單買點相對較高、空單則相對較低)。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可以有相對較短的停損距離,因為當某一個特定點位被突破之後,按照邏輯的基本假設,價格應該會迅速地朝向被突破的方向繼續發展;假如價格沒有在突破之後迅速地拉開,甚至還反向回到特定點位的區間之內,那麼這個訊號失敗的可能性相對提高,沒有必要再看得太遠。當然這與所預設的突破點位是否具有參考意義,也有相當重要的關係。

另外,突破系統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系統所沒有的,那就是在交易過程之中,使用者可以就邏輯條件輕易地推算出各個決策點位,像是進場點、停損點或出場點。

這樣有什麼好處?在你透過程式交易系統的回測功能,驗證過這是一個會賺錢的邏輯架構之後,幾乎可以不必倚賴電腦所發出的訊號來執行交易。甚至,就算在持有部位的時候,遇到斷電或是電腦故障、網路斷線⋯⋯等突發狀況,都可以在不違背邏輯條件的狀況下,按照原本應發生的點位來處理你的部位,而不是毫無根據地急著想把部位給了結掉,或是愣在那邊不曉得如何處置。

類型2》均線系統:掌握波段幅度效率高,但反應較為遲鈍

大多數人會把「均線系統」和「指標系統」歸為同一類,認為均線本身就是一種指標。但均線是特定區間內所有價格的平均值,單純以價格作為計算的基礎,有別於其他種類的指標是將價格透過反覆的計算,轉變成不同性質的數值,或是加入其他變數計算而得,例如KD指標,故本書將均線和指標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系統。

「均線系統」的特點是對於趨勢(或波段)具有較佳的包覆性(或稱涵蓋率)。比起採用其他素材作為決策的模組,掌握整個波段幅度的比率相對高出許多,使部位能夠在波段尚未結束之前繼續持有,不致因為小幅的修正波動而被掃出場,甚至反向建立部位。因此在波段走勢出現時,能夠產生比較高的單筆獲利(詳見圖2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