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1-2

回歸基本面 台股送我一間房

撰文者:星風雪語(星大) 更新時間:2015-07-27 瀏覽數:26,594


進入2008年,工作業績不振、投資也找不到出路,可說是雙重打擊。特別是有時面對客戶,嘴裡談的是工作,心裡卻想著:「這檔股票是不是該停損?那檔股票要不要加碼?」弄得自己心神不寧,自然也影響了工作表現。

我仔細思考,現階段的投資績效很難快速好轉,認真做好正職才是第一要務;因為唯有顧好正職工作,有持續的收入,才能維持正常生活。


有了這個認知,我的心情反而平靜下來。不過,我並不準備離開投資市場,既然沒有太多時間能操作股票,那麼我就必須找一個不需要天天花時間管理,還能夠穩定帶來獲利的投資模式。

續領股息,成本自然下降

打開2006年到2007年的投資帳簿,我發現這兩年領到的股息,如果視為本金的回收,就等於持股成本下降。若把股息再投入以增加持股,只要未來幾年公司配發的股息都能維持大約相同的水準,那麼每年的股息就能逐年往上增加。

於是我修改投資帳簿的記錄方式,原本只有單純的投資總額、現金餘額等項目,經過修改後,新增了資金比重、配息政策、參與除權息效益等欄位,如此一來就能清楚看出整體投資部位的市值變動,及參與除權息後的收益狀況、持股成本變化。

在標的選擇方面,我把目標鎖定在能夠穩定獲利、配息的企業,不需花太多時間管理,只要領得到每年股息,並且重複投入,就可以有效地慢慢把虧損金額補回來。而根據市場3年1個小循環、5年1個大循環的原理,選股時最少要觀察過去5年的表現。

因為手中擁有的股票市值從190萬元減損至33萬元,所以我初期的計畫是這樣:以當時的月薪,假設儲蓄率達50%,則每月有2萬元的結餘,1年可存下24萬元,加上股票帳戶剩餘的33萬元,以年化報酬率6%計算,一年可以再增加2萬元股息。加起來,一年共可增加操作資金約26萬元,累積6年後就能有160多萬元。如果加上股息再投入,累積的速度應該可以更快。

於是我決定停損,賣出所有股票,重新出發。2008年3月,我選定了近5年營運、獲利、配息都相當穩定的中光電(5371)、禾伸堂(3026)、豐藝(6189)為標的,將停損後的資金與每月薪水結餘分批投入。

多管齊下,擴大投資本金

在分批買股的過程中,我不斷思考如何將資金的效益再擴大?若只考慮領股息,投入的本金愈多,資產增加的速度將會愈快。為了有更多錢買股票,我努力節省開銷,把每月支出盡可能降低,以增加每月結餘。因為存下來的錢,才是我真實擁有的資產。而一個隻身在外的上班族,最大的花費就是租屋。為了節省租屋費用,我選擇和朋友合租一層公寓,在與房東簽訂長約下,房租費用3 人均攤,每人每月負擔不到3,000 元。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