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公司合併是利多嗎? 菲利普.費雪檢驗合併案的9項投資指引

撰文者:菲利普.費雪 譯者:蕭美惠 更新時間:2018-12-26 瀏覽數:25,150

乍看之下,這個說法的理由可能不合邏輯。明智的投資人會很滿意由管理階層來決定公司多少利潤要拿去配發股息,多少利潤要保留下來,因為他們相信管理階層可以做出最符合各方長期利益的決定。如果他們沒有信心,應該會賣掉股票。但當利潤保留在這些共同控制公司手裡,便不是由他們認識及有信心的管理階層完全掌控。他們投資的公司,管理階層必須獲得他人的核准,或是有時要跟他人取得妥協,才能進行這些事情,因此,共同控制公司的資產,似乎距離股東較遠,像這樣的資產,遠遠比不上母公司擁有的資產。就這方面來說,共同控制公司的保留盈餘,得到的評價低很多。

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方案?有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這些聯營公司的獲利,對母公司股東來說也同樣理想,就跟他們直接持股的母公司獲利一樣?我相信,是有一個相當簡單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把這些共同控制公司因成長而需要更多資金時偶爾所使用的做法普及化。有時,它們必須對一般大眾發行股票來募資,這麼做,會形成這些共同控制公司股票的公開市場,然後,便會培養出欣賞與支持這些共同控制公司主管的投資人團體,而不是忠於母公司的投資人。母公司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把在這些共同控制公司的股權部分或全部變現,按照市價賣出這些股票。


只要有真正出色的管理階層,執行這種至今依然少見的做法,將可使這些共同控制公司的真正價值很快反映在母公司的股價。這些共同控制公司的保留盈餘,首先反映在它們自己公司的股價上漲,接著是母公司的股價。對母公司的股東來說,這會使得這些共同控制公司的保留盈餘,跟母公司的保留盈餘同樣有價值。

某些特定的金融人士會反駁這項結論。他們會指出,在封閉型投資信託領域,信託業者出售一些公司股票的價格,與這些股票在公開市場的售價往往存在大幅折價。他們會說,如果這些共同控制公司的未上市股票形成公開市場,這種折價也會出現,共同控制公司的真正價值,同樣無法好好反映在母公司股價上。我相信,情況不一定會這樣。我認為,這種低於流動資產清算價格的折價,顯示出兩件事。以投資信託來說,它們反映出投資信託營運的成本。投資人認為,這些信託的股票價值,遠不如那些股票的清算價值,是因為信託從那些股票收益扣除的費用。這裡必須加上我相信「已調整」(adjusted)清算價值的折價(或溢價),才能反映金融圈對該信託主管能否維持股東最佳長期利益的能力缺乏信心(或充滿信心)的程度。舉例來說,雷曼公司(Lehman Corporation)的管理階層這些年來極為善待股東,金融圈似乎十分相信這些人將來也會有良好表現,股價總是高於清算價值,從來沒有低於清算價值。以此類推,如果一家營運完善的公司持有一家同樣營運完善的共同控制公司股權,而它的股票已形成公開市場,投資人就可以確定這些證券的報價,會有很大程度反映在他持股的市價上。

假如這麼簡單,就可以讓愈來愈多的共同控制公司對母公司股東更具價值,為什麼沒有更多這類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為什麼向來快速挖掘賺錢領域的投資銀行家,沒有敦促這些公司進一步透過公開發行股票來集資?答案就是許多金融界人士完全錯估與高估股東表決權的重要性。

從1928年起擔任證券分析師展開投資生涯,並在1931年創立投資顧問公司費雪公司(Fisher & Company)。他被尊稱為現代投資理論先驅之一。寫作本書之後,費雪在史丹佛大學任教,是商學研究所投資管理課程僅有的3名教授之一。其他著作包括:《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保守型投資安枕無憂》(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投資哲學的養成》(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等投資經典。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從事新聞及翻譯20餘年,曾獲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譯作包括《成為賈伯斯》、《破壞性創新的兩難》、《投資人的生存戰役》、《透明社會》、《誰偷走我的錢?》、《巴菲特的第一桶金》等數十本。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費雪 教你5步驟選對投資顧問
費雪的投資智慧:不要過度集中投資 單一股票資金不超過5%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