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用「保單活化」補足退休金缺口

撰文者:王儷玲 更新時間:2019-11-01 瀏覽數:9,864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有超過8成民眾擔心退休金準備不足,主因在於低估了退休需求費用,除了生活開銷外,還有醫療與長照等費用都頗高。然而,民眾若到了65歲或70歲才發現準備的退休金不夠用,就已不容易再籌措資金。


有鑑於此,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在2014年推出「保單活化」政策,民眾可將現有的傳統型終身壽險保單,轉換為同一壽險公司的醫療險、長照險或遞延年金險,以支付高齡退休後發生的醫療、長期照顧及生活等支出,也就是將原本的壽險身故保險金轉換成生前的養老金,再依自己需求重新分配既有的保險和保單資源。

保單活化政策立意雖良好,但目前成效仍不顯著,主要原因除了過去高利率保單盛行,民眾不想轉換之外,許多民眾不了解保單轉換之效益。為了體現保單活化的精神,金管會除了規定在轉換後3年內,可以將保單再次轉回舊保單之反悔期設計外,同時也允許民眾「部分轉換」,保戶可以考量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轉換方案,可以選擇一張終身壽險保單全數轉換,也可以部分保價金轉換為一張或多張的年金險、健康險、長照險。例如,擁有高利率保單的民眾,可以選擇部分轉換,將一部分的保單依照需求進行轉換,同時仍繼續保有部分高利率保單。不過,早期的高利率保單在轉換後,利率可能會變低、保費成本變較高,保戶可比較保單解約和保單轉換的效益,有些保單透過解約並扣除稅額之後,有可能比保單轉換更划算。此外,由於保單轉換是依據舊保單所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以下簡稱保價金)來評估,在轉換過程中,若保價金累積的金額不大,那轉換的效益也會隨之減少。同時,如果保單轉換橫跨2項險種的轉換,根據理賠範圍與條件、給付方式等不同,也可能導致領到之金額不同,民眾在保單轉換的評估上都需要格外注意。

目前市場共有9家保險公司開辦保單活化,業績排名前5名分別為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臺銀人壽,有高達8成是轉換為健康險。金管會已規畫從降低保費、放寬轉換為實物給付保單、適格年金機制3大方向做放寬,未來申辦條件與誘因更多元後,將有助於活化龐大的壽險保價金。

此外,很多人尚未購買失能險或長照險,民眾在購買新保單前,可多了解保單活化的內容,以重新檢視自身保單所需後,再善用保單活化以提升退休生活的保障。

學歷:美國天普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
經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暨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現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打造月領5萬投資工具》年金險、台股ETF
預先投保年金險,退休後活到老、領到老!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