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產業隊長張捷帶你掌握「一拳操盤法」真義,從此立於投資不敗之地

撰文者:張捷 更新時間:2023-03-27 瀏覽數:5,417

站高一點,看遠一點!集中心力找到漲一倍的股票並抱住它!──產業隊長張捷

近幾年,除了動漫《鬼滅之刃》、《進擊的巨人》很紅外,還有一部知名的動漫《一拳超人》,內容講述一位拯救地球的英雄,怪物來了都是一拳解決,重點不在幾拳,而是主角靠著扎實的訓練與基本功,只要一拳就能致勝。


一拳超人最精華的一段話是:「變強唯一的方法,就是瘋狂的鍛鍊,然後堅持!」股市投資也是相同道理,不能什麼都要。選對趨勢與產業族群,持續觀察、追蹤與深耕,你也可以成為「一拳超人」,甚至透過反覆操作某一檔個股累積財富!

大道至簡,投資應先聚焦單一產業或個股

「一拳超人」讓我領悟到「一拳操盤法」的真義,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謂的「大道至簡」4個字,白話的意思是: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也許1、2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基本原理、方法與規律不難,難在人心,一言以蔽之就是「知易行難」。

引用到投資上來說,或許投資人認為面板族群不錯、被動元件好像也可以,油價觸底反彈、汽車銷售谷底回升、餐飲觀光喜耶誕與春節旺季、半導體產業護國神山、國防資安、綠能儲能等產業,好像也是好幾年大多頭……。

試問,國安基金、主權基金、勞退基金手下動輒有數十位研究員每天研究數十種產業,甚至有每天基金進出幾百個億的操盤手隱身其中,但是對於廣大的投資人來說,多數無法達到這種團隊力爆棚的境界,能仰仗的只有自己的一雙眼睛和一個腦袋,真的沒辦法當「千手觀音」。

投資技巧與重點在於聚焦而非發散,如果你手裡的槍只有一發子彈,當然應該小心謹慎、思考再三再扣扳機,不是嗎?

其實,一檔股票做好,一個產業趨勢學好,就足以成為贏家,比方2022年我研究過的股票南六(6504)、生華科(6492)、聯發科(2454)、南帝(2108)、元晶(6443)、長榮(2603)、中興電(1513)等產業,過程中都是一步一腳印,仔細在一個產業中挑選一檔好股。因為我知道「貪多嚼不爛」,所以對於這種專注、深耕的「一拳操盤法」很有感。

一句話,「樣樣通,樣樣鬆,『貪多嚼不爛』是散戶最大的通病。」聽到A想買一些,看到B也不錯,C好像又是主流(詳見圖1)。

直白的講一句話,就算看到「不錯」的標的,很多投資人的操作績效比不上一開始挑對一檔好股票,如珠如寶地深情對待,甚至8成以上的投資人操作績效沒有台積電(2330)表現得好。

捫心自問,2021年台股大多頭,你的資產有沒有成長3成以上或是倍增?如果沒有,那麼,這樣的操作績效或許對於大多數人是不滿意的。和多數投資人相比,許多股市的贏家並沒有整年「武刀弄槍」,殺進殺出,而且更甚的是,看不懂就減碼休息,部位降得少少的,不出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等到時機對了再出手,反而績效更佳。

也有投資人認為我的標準太嚴苛,但是投資的路很長,我建議投資人不要對自己太放縱、太寬容,嚴格一點的審視自己的績效,檢討自己,對於累積財富與財富自由來說才是一帖「苦口良藥」,對自己千萬要嚴格一點。

除了貪多嚼不爛,我發現,很多投資人不是不認真操作,而是一開始認真錯了方向,用錯了方法。大家都知道功夫做得深,基礎打得穩,未來績效才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但是,太多人貪圖捷徑,搶快想學複雜的指標、搶搭神奇的通道或跟隨「大咖」進出,殊不知,滿市場都懂得技術分析,但是過度執著於技術面而愈學愈複雜,反而容易讓自己愈學愈糊塗,想跟著主力進出,殊不知主力早已匯撥券商偷偷賣股。

技術分析與籌碼分析都是必須學習的,也都很有用,但是技術分析其實是一種提高機率的分析,是概率的研判,大家應該都有經驗,橫盤整理的股票,因為美國聯準會(Fed)的動作而跳空大跌,或是因為業績發表優於預期而跳空大漲,「M頭」「W底」常常只是一線之隔。投資人與其因為機率工具不斷的鑽牛角尖,不如真的想通,股價的漲跌,其實反映的都是未來,都是產業與公司成長的體現,所以,千千萬萬別忘了更重要的產業分析與基本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