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書摘

老農新農攜手打拚,翻轉農村慣行思維

撰文者:吳佳玲 瀏覽數:29,066


                         

「和消費者溝通」說來簡單,實則是件不容易的差事。什麼時候出貨、出幾包米、什麼時候到貨、怎麼保存、這次的米怎麼跟上次的不太一樣(消費者的嘴巴怎麼比農夫還靈)……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農夫得見招拆招,上網Google、翻閱工具書,甚至打電話問前輩……


2012年,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與台灣農村陣線的蔡培慧合作進行「宜蘭小田田」實習農夫計畫,參加計畫的夥伴們每週一天到宜蘭「當農夫」。當時雖然全體成員共同耕種兩分地,但日常巡水維護的工作主要還是由青松大哥幫忙看顧,參加計畫的夥伴們和我反而有點像假日農夫,每次到田邊,都會有一種「啊!現在該做什麼事情」的茫然感。不過,即使對農務不是非常明白,還是讓我們這群夥伴們在完成兩分地的收成、吃下第一口飯時,紅了眼眶。「原來,吃到這口飯是這麼的不容易。」

2013年,我毅然決定將台北的房子退租,搬到宜蘭擔任宜蘭小田田的田間管理員,學習成為一位農夫。耕種近一甲的面積、在庄頭生活、學習和代耕業者溝通、和阿伯阿姆聊天、陪著水稻成長……,1年的歸農生活,經歷不少挫敗淚水,卻也萌生當個農民的念頭。

             

2014年,有田有米工作室成立,以不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的耕種方式,在深溝村種植水稻。銷售模式則是向穀東俱樂部學習,跳脫傳統產銷型態,鼓勵消費者預約訂購,從確認農產品的銷售對象回過頭調整生產計畫,如此農夫可以計畫生產,避免產銷失衡的問題;同時在耕種前便取得資金,讓農夫可以安心種田。買米的人稱為「穀東」,預約訂購其實充分體現消費者的力量,表示每個穀東都可以成為生產者最堅實的夥伴。

真正貼近農鄉的食農教育

             

對有田有米的穀東來說,直接跟農夫買可以認識真實的農村,透過親身參與插秧和收割的活動、閱讀農夫的田間紀錄,他們可以看見、了解,甚至參與稻作的生產流程,進而親近農村生活。2014年舉辦插秧活動時,有一個國小1、2年級的小朋友,插完秧後滿面疑惑地問道:「這些秧苗會在這裡長大嗎?」聽到這個問題,我當下直覺是:這個小朋友之前應該去過休閒農場的農事體驗。為了讓同一塊田地在任何時間都能夠插秧,休閒農場的做法是在這些秧苗長大前,就用耕耘機打平,讓下一批客人體驗插秧的樂趣,滿足都市消費者對插秧的浪漫想像。但是這些消費者當真理解農村嗎?所以,我們給了那位小朋友這樣的答案:「這些秧苗都會在這塊田地上長大,所以你一定要種在正確的位置。你種下的每株秧苗,都會成為未來餐桌上的一碗飯。」

                       

「食農教育」也許是當代農民除了種田之外不能逃避的責任,都市消費者距離農村愈來愈遙遠,農村對他們來說只剩糧食生產基地的意義,還有假日騎腳踏車體驗農村樂罷了。大埔怪手毀田、全台各地農地徵收……諸如此類的事件不斷發生,正是反映社會大眾對農村的漠視。所以,由農民主導的農事體驗活動,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理解,並且尊重農民和農村。資深農友陳榮昌阿公曾經對參加體驗的穀東們說過:「你們今天來學插秧,我們並沒有期待每個人以後都要變成農民,只希望你們回到家,坐在餐桌前,能夠心懷感激吃下這碗飯,這樣就足夠了。」阿公的這番話,貼切地說明當代農業的處境。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