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常識
每3秒就有1人失智,該如何規畫失能扶助險?每月扶助金至少為月薪2倍較安全
撰文者:小花平台 更新時間:2020-10-08
瀏覽數:47,804
你擔心自己未來失智?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國內有超過8成以上民眾都擔心自己未來可能會失智,卻僅不到2成的人具憂患意識、針對失智這檔事提前預作個人醫療保險規畫,這無疑是一項警訊,對照目前台灣失智症現況:「人數愈來愈多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家中長輩是高風險族群外,甚至也要擔心自己以後可能會罹患失智症…,一旦家中有人罹患失智症,其後續衍生的醫療照護成本,應是相當可觀的數字;試想:如果能未雨綢繆、事先做好預防工作,是否就不是只有擔心而已,也更有餘裕去面對人生的無常?
何為失智症?衛福部「10大警訊」報乎你知!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最新出爐的調查研究指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估計全球有超過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至於在台灣超過300萬名的老人中,其中失智症人數估計約有近30萬人…,今天失智症的盛行率可能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雖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失智症的盛行率也愈高,但是需特別留意的是,失智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人年紀輕輕就在職場上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失能,需要長期看護的時間恐怕要比原先估計每人平均約7年3個月還要更長,其所需要的照護費用也比原先估計平均每人新台幣約500萬元多更多,對於一般人來說,絕對是一筆相當沉重的負擔!
有鑑於此,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不分男女老少盡早將個人商業保險「超前部署」,為預防失智症預先做好準備,將無法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也能大幅降低因為失智帶給患者本身及其家人經濟和生活上的衝擊,這應列為每人必修、無法迴避的現實課題。
經常聽到的失智症,許多人可能還是一知半解,究竟什麼是失智症?如何分辨自己是否患有失智症?以下整理由衛福部提出「失智症10大警訊」,民眾可以在家自我評估與檢視,如果出現任一症狀,建議盡速就醫:
警訊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到日常生活
失智症患者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甚至連重要的日期或是事件也會忘記。
警訊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失智症患者對於原本稀鬆平常的事務,經常忘記或是遺漏既定的步驟,例如:司機開錯路、英文老師不知道「book」是什麼…。
警訊3》計畫事情或是解決問題出現困難
失智症患者比較無法專心且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處理以前本來就很熟悉的人、事、物。
警訊4》對於時間、地點經常感到混淆
失智症患者經常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是晚上,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警訊5》很難理解視覺影像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失智症患者可能在閱讀、判斷距離遠近、決定顏色或是對比上出現困難,像是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而覺得還有其他人存在。
警訊6》言語表達或是日常書寫出現困難
失智症患者想不起來某些字眼的機率相當頻繁,甚至會用其它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例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東西(筆)」等…。
警訊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失智症患者很頻繁地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是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等…。
警訊8》個人判斷力減弱或是變差
失智症患者經常做出不適當的抉擇,例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誤信推銷廣告付出大筆金錢、穿著打扮不符場合甚至蓬頭垢面等…。
警訊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失智症患者的工作量、休閒嗜好及社交活動等都逐步減少,個性也變得被動,盡量避免掉許多與他人互動的場合。
警訊10》情緒和個性明顯出現改變
失智症患者的情緒和性格出現明顯的改變,例如:憂鬱或是焦慮症狀、容易發怒、疑心病重、隨地吐痰等…。
失能扶助金以失能前收入「2倍以上」計算
擔心自己因為嚴重失智造成失能進而成為家庭經濟負擔?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以「不還本型失能扶助險」作為主約,另再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傷病險及意外傷害險附約等,力求能全面性顧及醫療前期、中期及後期的完全照顧。
其中,針對目前市面上熱賣的長照保單「失能扶助險」,究竟該買多少保額才足夠?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客觀分析,首要先評估個人實際需求,「因應規模大小不一,收費金額也有所落差」,像是一般安養機構或是長期照護機構,分為公私立、單(雙)人房或是多人房等,另外還要加總計算每月居家照護費用等…,「準確計算出所需的金額數字後,建議可以徵詢專業顧問提供保險規畫建議,提前預備所需『失能扶助金』。」
除此之外,小花平台保險顧問也提醒,萬一不幸遇上失能,每月或是每年領取的「失能扶助金」金額,最好有失能前收入的2倍以上;舉例來說,假設失能前每月月薪4萬元,「失能扶助金」則最少規畫有8萬元以上,以此來計算失能扶助險應該投保的保額,才能有效轉嫁失能風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小花平台保險+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不可不知保險迷思》經醫師診斷罹患失智,長照險、失能扶助險恐不賠!
▶逾7成民眾低估失智照護開銷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