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高通膨、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惡夢即將捲土重來?從時空背景、產業結構,看懂今昔通膨的差異在哪裡
撰文者:金牛幫幫忙 更新時間:2021-11-17
瀏覽數:2,561
隨著天然氣、煤炭和原油供不應求,供應鏈失衡問題依然未解,近期全球生產成本、物資價格居高不下,關於「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討論甚囂塵上,就怕當年「高通膨、低成長」的痛苦時刻捲土重來。
今時不同往日,若和幾十年前的能源危機相比,當前產業結構早已轉變,大大降低對於原油的依賴程度,加上全球貿易自由化程度達到高峰,身處這樣的時空背景,應不至於重演經濟崩潰的噩夢。然而,面對目前這波通膨烈火,還是足以使得企業、民眾,乃至於貨幣政策主導者感到頭痛。
美國勞工部週三(10月13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勁揚5.4%,也較上個月漲0.4%,雙雙高於8月的5.3%及0.3%增幅,並且重返2008年的通膨高點;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9月核心CPI年增4%,增幅與8月相當。
觀察美國今年以來的物價變化,可以發現通膨壓力最初集中在二手車、機票等和「解封」有關的類別,稍早出爐的報告卻顯示,物價上漲的範圍已經開始擴及住房、餐館,這2大類別往往更能反映經濟狀況的變化,因此被視作較為敏感的指標項目。
這波物價漲勢正對整體生活成本、勞工薪資和社會福利計畫產生影響。美國勞工部日前表示,9月份僱主開出的薪資年增4.6%,比起前幾個月有所回升。美國社會保障署也說,通膨上升將導致老年人和其他美國人領取的社保福利增加5.9%,創近40年來最大增幅。
《華爾街日報》指出,不尋常的高需求,是推升通膨走揚的關鍵因素,勞動力短缺促使工資上漲,為企業帶來漲價壓力,加上能源價格不斷飆升,也將導致物價易漲難跌。(華爾街日報原文:<美國通膨加速升溫,物價上漲波及經濟>)
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預計,直至2022年第1季度,消費者通膨率將保持在5%以上,這可能促使美國聯準會(Fed) 更迅速地調整貨幣政策。
前所未見的航運瓶頸、原料短缺,以及物價及工資不斷上漲等因素,壓得廠商喘不過氣,許多公司正在考慮將勞動力和材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行業協會美國獨立企業聯盟的數據指出,9月份有46%的小型企業表示計畫在未來3個月調漲價格,創下這項月度調查從1986年開辦以來的最高比例。
舉例來說,全球車用晶片短缺抑制了汽車生產,進一步導致新車和二手車價格飆漲。美國知名車輛估價機構《凱利藍皮書》的資料顯示,新車銷售連續第5個月放緩,但9月份的平均價格卻比去年同期飆升將近4,900美元,驚人漲勢完全抵消銷量下滑的衝擊。
二手車方面,儘管上月價格稍有回落,但摩根士丹利高級美國經濟學家Robert Rosener認為,二手車和機票價格下降只是掩蓋潛在的通膨趨勢。
現實的情況是,例如租金這種更具周期性、持續性較強的價格都在上揚,凸顯通膨擁有重要支撐力量,在未來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裡仍會保持堅挺。
通膨預期明顯升高
除了廠商和消費者叫苦連天,Fed官員也在密切關注通膨指標,藉此判斷這波物價漲勢,是否真如他們前陣子所認為的「短暫現象」。
在上個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中,Fed已經表明QE退場箭在弦上,將於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根據週三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幾位官員傾向以更大幅度縮減購債規模,以便在明年必須升息之際,能有靈活處理的政策空間。
經濟學家指出,家庭和企業對未來通膨的預期有可能「明顯升高」,這對Fed官員來說是個值得關注的動向,因為人們對於未來通膨的預期,最終可能會自我實現,屆時會讓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日前發布一項調查報告,9月份消費者對未來3年的通膨預期中位數,從此前一個月的4%升至4.2%,創下2013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顯示,10月初企業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為3.1%,也是2011年開辦這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風傳媒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延伸閱讀
▶華爾街又有新麻煩!愈來愈強的美元,將為投資人帶來什麼隱憂?
▶「真的別無選擇!」明知股市危機四伏,投資人卻仍義無反顧
▶金融熱議》穩健難道也是一種錯?錯失特斯拉的暴升段,9成基金表現「不及格」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