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臨近退休,卻為啃老族兒子和身障女兒發愁...保險達人教你從3方面規畫信託,不怕老本被挪用
撰文者:李雪雯 更新時間:2023-11-22
瀏覽數:5,63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現年60多歲,即將退休的楊媽媽,有一位近30歲、已婚、育有一個小孩,但目前完全不工作的大兒子;以及一位20多歲,患有身心障礙的女兒。可以這麼說,楊媽媽的一兒、一女,從小到大都沒讓她省心過。
由於小女兒出生後,就是身心障礙者,這也是楊媽媽努力存錢、買下2間房子(一間店面出租,另一間房子自住),並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女兒為保單受益人,投保了高額死亡險的原因。
至於大兒子,則是時下流行的「躺平族」兼「啃老族」,不出門工作也就算了,還時不時要老媽把保單解約,以便讓他「在家專門投資股票」。除此之外,大兒子平日還會威脅媽媽說:「財產向來就只有兒子能分,女兒不能分,且長孫要多分一份才行」。
但是,楊媽媽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兒子、女兒都是她生的,沒有道理只分給兒子,不分給女兒。所以,她就一直不肯提早分財產。卻也怕大兒子每天要她賣財產,供他去做「專業投資人」...。
建議做法
由於楊媽媽有許多動產(主要是保單)及不動產,很怕兒子每天「盧」自己賣房子、賣保單,給他去投資股票。為了不再受制於兒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拿所有財產去「信託」。但實際的做法,還必須因不同的人(楊媽媽本人及其子女)而有不同。
1.保單部分:為了避免啃老的兒子,一次拿到一大筆錢後就不工作,且較可省下信託管理的前提下,是可以考慮將保單進行「分期給付」(也就是所謂的「保險金分期給付」)。至於女兒的部分,假設想要保障身心障礙的她,不致於因為照顧的媽媽不在了,而喪失所有依靠,就千萬不要想要為了「節省信託管理費」,只做「保險金分期給付」,應該(一定要)做「保險金信託」。
因為楊媽媽最擔心的,正是自己過世之後,誰來照顧這位身心障礙者的老二?而保險金信託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在信託中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確認每一筆給付,都有真正運用在沒有行為能力的受益人身上,儘管要支付一些費用(信託管理費,或是可能的信託監察人費用)。
2.不動產部分:不動產租金也可以納入信託中,並指明將租金收入,支付給受益人(楊媽媽),以做為退休後的日常生活之用。另外,再請楊媽媽預立遺囑,並在遺囑中指名不動產分配的方式(1樓、2樓給兒子,3樓、4樓給女兒),也可以特別應楊媽媽的要求,在遺囑中寫「不留給長孫」(事實上,《民法》也沒有說長孫是楊媽媽的繼承人。會寫這一條,主要是可以安楊媽媽的心)。
3.股票、基金與現金部分:現金估算約還剩下400萬元,股票與基金的淨值,大約還剩400萬元,可以納入到媽媽的自益型安養信託專戶中。且由於楊媽媽不擅於投資,建議可以委由專人(專業投資顧問)協助處理、讓資金繼續「長大」,以便支應未來年齡愈來愈大後,可能產生更多的醫療或照護費用。
延伸閱讀
▶除了退休金不足,資產安全也是長壽風險之一...保險達人提醒:高齡者須留意金融剝削4大樣態
▶有錢人要再婚,更易受到孩子反對...高齡醫學專家:子女阻撓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真能陪伴終老
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作者:李雪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24
作者簡介_李雪雯
現職《聯合新聞網》專欄作家,專職財經與醫療保健相關寫作。曾任《錢雜誌》、《商業周刊》主編、聯合理財網eMoney製作人、《Smart智富月刊》特約資深撰述、《iThome》電腦週報「CIO觀點」專欄特約撰述、《康健雜誌》、《商周財富網》、《Yahoo奇摩》專欄作家。主跑個人投資理財新聞20幾年,路線包括:銀行往來、股票、外匯、期貨、保險、基金、房地產、節稅、個人綜合理財規畫,以及醫療保健等議題。
擁有壽險、信託業務、理財規畫人員、投資型保單、產險、證券高級業務員、期貨業務員、外幣保單、照顧服務員、高齡金融規畫師、不動產經紀營業員等相關證照,目前擔任多家財經雜誌的特約撰述,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並獨立經營「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臉書粉絲團。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