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面對32%關稅大刀,投資人如何應對?艾蜜莉建議檢測5項目,持股才安心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25-04-08
瀏覽數:1,432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川普這招「晶片免稅、成品課稅」,其實就是變相逼迫全球電子製造鏈往美國遷移;簡單來說,就是晶片可以繼續做,但如果不去美國生產,你就自己看著辦。只是川普也有提到,針對晶片的關稅還在研擬中,而且很快就會開始。
川普的32%對等關稅預計2025年4月9日開始實施,這項措施讓美股自己這幾天都大跌,很多大大很擔心台股4月7日開盤大跌要怎麼辦?(編按:本文撰於2025年4月4日,4月7日台股收盤1萬9,228點,跌2,070.19點、跌9.72%)
先看一下,這次川普的對等關稅,雖然並沒有直接針對「半導體」課稅,但另一個更關鍵的點是針對「終端成品」,如筆電、手機、伺服器等,也就是晶片裝進去之後的最終商品課稅。
這一招「晶片免稅、成品課稅」,其實就是變相逼迫全球電子製造鏈往美國遷移;簡單來說,就是晶片可以繼續做,但如果不去美國生產,你就自己看著辦。只是川普也有提到,針對晶片的關稅還在研擬中,而且很快就會開始。
之前「川普1.0」的中美貿易戰,不少公司分散供應鏈到東南亞國家,不過這次連越南、印尼、泰國等國都面臨差不多、甚至是更高的關稅,「洗產地」這招已經沒有用了。
有人問,墨西哥、加拿大沒有在這次的對等關稅名單中,是不是可以把供應鏈轉往到這2個地方?事實上,墨西哥和加拿大是川普最早要報復的國家,這次不在對等關稅名單中,應該是暫時的,可能會另外特別處理,因此不值得再花大筆的設廠成本和時間到這2個國家洗產地。
關稅超乎預期,應先做好最壞打算
從另一方面思考,對等關稅的高額稅率超乎正常預期,從先前川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報復關稅過程來看,現在川普直接使用「對等關稅」這一招,可能也是用來和各國談判的籌碼。畢竟川普的一貫作風是先出一招大的,細項就讓各國自己計算,並準備好資料和籌碼來談,他再考慮要怎麼從中協調。
只是,這就不是投資人可以決定的事情了。我們還是先做好最壞的打算,假如32%關稅真的下來,對台股的衝擊有哪些?
衝擊1》企業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財測下修
這次32%這麼高的關稅,應該沒辦法直接把成本完全轉嫁給客戶和消費者,公司的3率被壓縮、下降是必然的,所以公司的全年財測勢必下修。
衝擊2》需求減弱→營收下滑
一旦終端成品被課高關稅,若是產品賣不動,需求也會下滑,供應鏈上的台廠也會接不到訂單。
衝擊3》資金可能轉向內需、金融、防禦型產業
當科技出口面臨高關稅,這時候資金可能轉往防守型的內需產業,例如金融股、電信股、必需消費等,短期內這些產業可能相對抗跌(但不表示要馬上把大筆資金轉移進去,因為可能還是會買貴)。
川普這一刀下來,尤其是現在估價本身就偏高的科技股,一旦調降全年財測,市場的修正可能會很快。
這時候回到一個問題:「我們能做什麼?」就算股市真的大跌,也不要急著一次進場,畢竟混亂的時候,子彈愈留得久愈有利,也更需要專注在具備「護城河」的公司,如此一來,就算面臨全球政策風險,那些真正有議價能力、技術門檻高的公司,還是有機會站穩腳步。
以下5個項目,你也可以自己做一下檢測:
1.有沒有設定好資產配置?
2.有沒有保留現金部位?
3.有沒有分批進場、定期定額?
4.持股有沒有基本面、護城河、競爭力?
5.買股票的理由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機?
市場的波動、政策的變化,甚至是國家領導人的更迭都會不斷出現,所以重點是自己平時有沒有做好大跌來臨的準備?再好的利多、再壞的利空,都比不上「清楚的資產配置」來得重要。
這就像是有人問我:「現在應該買嗎?」如果只是為了賺明天1根漲停,其實意義不大;但如果是想穩穩地讓資產成長,又或是為10年、20年後的現金流準備,那現在跌一下,其實是禮物而不是風險。
總結一句話:「市場永遠充滿風險,但策略會給我們安全感。」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台股開盤血流成河!證交所嚴陣以待,隨時推出適當救市措施
▶擔憂川普關稅重挫股市!金管會推首波3大救市措施
▶美債有救了?觀察川普政府行動,華爾街最新信條是「不要和財政部作對」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