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經濟發展模式非獨創,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黑傑克專欄》A股打底是為了下個倍漲行情

撰文者:黑傑克(李挺生) 更新時間:2014-03-01 瀏覽數:20,030

中國股市最神勇的一段,是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跌破1,000點後,一路漲到2007年10月的6,100這段。兩年的時間,大盤5倍的漲幅,讓股東大賺10倍的個股比比皆是。

那個年代中國還沒開放外國投資人直接買賣A股,唯一開的小門是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外機構投資人專戶)給外國大型券商進行基金交易。海外散戶沒辦法直接交易,當時要賺A股的錢,只有透過少數、有額度限制的A股基金,才能勉強沾得上邊。


這限制管得了外國投資人,卻綁不住台灣人。誰沒朋友、親戚在中國工作?只要看好中國股市,總有方法可以解決尚未開放買賣A股的問題。若是2005年底開始投資A股基金,到2008年奧運前退出,雖然沒有買在最低、賣在最高,獲利也有2倍多。

中國市場沒有不同
經濟開放皆會帶來高成長
事後看來,其實好像很容易就能理解中國A股大漲的表現。超高的經濟成長率、人民幣升值、熱錢湧入等,都是市場上眾所皆知的利多。假如同樣的統計數字出現在不管是台灣、日本,還是泰國這些地方,股市肯定也是一倍一倍地漲個不停。

問題出在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成長率一直很高,可是股市的表現卻不好,大概就10年漲一波,這種背離現象跟其他國家的經驗有很大差別,因此股市的投資價值,並沒有獲得普遍認可。

在2005年,我應邀到上海去主持一個訓練課程,上課的學員全都是中國基金公司的主管。課堂討論中,我就提出這個論點,並且推論中國的股市即將上漲。同學們的反應很一致,都是:「李老師你不懂啊,我們中國不一樣。」就是在這樣的質疑聲中,我用自己的錢,來驗證自己的分析。結果我從基金淨值人民幣1元一路買到人民幣9毛(中國A股的面額是1股人民幣1元,基金的起始值也是1元),最後在人民幣3元多的時候賣掉。唯一的遺憾,就是買太少!畢竟是在別人的場子,不可能占到太高的比重。

中國沒有不一樣,我的分析可以在別的市場賺錢,也可以在中國賺錢。這個領悟很重要,因為中國很多制度都是這些年才開始的,假如發展模式不是獨創的,那麼在其他國家學到的經驗,就可以運用到這個人口最多的市場,如同之前2005年到2008年的A股經驗一般,領先賺錢。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寫了一本書《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引經據典說明中國的發展歷程,跟其他經濟體本質上並沒有差異,要是投資人真以為有獨特的「中國模式」,而不願從歐、美、日這些先行者身上擷取教訓,就會錯失迎頭趕上的機會。

簡單來說,中國在鄧小平復出之後,經濟創造了30多年持續高增長,這當然很了不起,卻不是空前的紀錄,荷蘭、英國、美國、日本、台灣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以後還會有其他國家。只要願意把原來封閉的經濟制度,有次序地改造為開放體制,也有機會享受這樣的成長。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