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金融研訓院前董事長許嘉棟:

台灣金融業最大商機在人民幣

撰文者:許家綸 更新時間:2014-12-30 瀏覽數:26,072


金管會對金融業務大鬆綁,2014年針對「境外市場」業務開放,2015年將把開放重點放在「境內市場」業務,期待能帶動金融業獲利再成長。不過,金融研訓院前董事長許嘉棟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時直言,台灣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發展的機會當然有,但是關鍵在央行態度!

許嘉棟2014年10月9日從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職位退休,這位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財政部長的資深公務員,專精央行事務和貨幣理論,擔任金融總會理事長時,常跟業者一起向政府表達爭取業務開放的想法。卸下公職後,這位對兩岸金融發展趨勢深入了解的金融人更能暢所欲言,以下是他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的摘要整理:《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金融業2014年獲利上看5,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未來還有擴充潛力嗎?


許嘉棟答(以下簡稱「答」):台灣金融業要進一步開放及發展的機會當然是有的,但是,關鍵在於中央銀行的態度。舉例,大家都知道台灣有錢人都把資金拿去香港、新加坡操作,如果這些錢可以回到台灣,本地金融業就有機會在財富管理業務分一杯羹。可是央行很在乎匯率的穩定,一直用審慎保守的態度處理資金進出,之前一直不輕易開放會跟新台幣兌換、影響到匯率的金融商品,這讓國內金融業在涉及外匯的業務上很多都不能做,即使有了OSU(國際證券業務)執照也很難做,金融發展幾乎變成一攤死水。現在金管會連保險也想開放,但央行不讓步的話,就很難。

央行應放寬限制讓銀行發展新的外匯業務

如果央行可以有某一程度的放寬限制,藉著在外匯市場買賣,抵銷資金進出對匯率的影響,為什麼不讓金融機構有機會去做新的外匯業務呢?央行有武器(貨幣政策工具)及彈藥(外匯存底),可使用的工具很多,人才又都很有經驗,儘管這會給央行帶來多一點麻煩及壓力,但是,不要對自己那麼沒信心嘛!讓自己接受一點挑戰!

台灣最豐沛的是資金,但是難以有效運用。因為大家的觀念還很保守,認為資金進來愈多愈好、外匯存底愈多愈好。但是,說實在的,台灣真的是資金過剩,結果錢就跑到房地產、股市,推升資產價格。

可是,萬一資金出去、大家又很擔心,問題是外匯存底那麼多,少一點有什麼關係?其實,資金如果出去,就算把炒作房地產的錢都拿出去國外投資,也未必是壞事呀!

問:依你觀察,台灣金融業最大的商機在哪裡?

答:在人民幣!我認為中國大陸崛起後的地位一直往上,這裡面蘊藏著許多機會。尤其人民幣相對看升,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高,GDP規模大,增加的金額還是很高,而且過去的發展侷限於某些地區,後面還有很多地方未開發,能成長的空間不小,台灣是否可以把握這裡面可利用的商機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