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避免「人在病床、錢在銀行」的憾事

透過資產信託 老年生活無憂

撰文者:郭莉芳 更新時間:2015-07-28 瀏覽數:17,358

信託制度在歐美國家的家庭資產規畫市場扮演重要角色,但信託在台灣的發展仍有很大的耕耘空間,主要是多數國人對於信託規畫仍認識未深。信託的功能很多元,但主要在保全資產與傳承給下一代,舉例來說,父母仍生病臥床,子女卻為了爭家產而吵鬧不休;或是海外有不動產或金融資產,當事人因為生病或年邁不良於行,無法親赴海外辦理移轉、用印等程序,身故後資產因此被暫時凍結……類似的社會新聞時有所聞。


有鑑於此,在資產規畫領域執業逾25年的信實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羅友三結合了過去的實務經驗,在即將於8月中出版的新書《信託大未來》中剖析金錢信託、公益信託、海外信託等7大類信託規畫的觀念與實務做法,以下為新書摘要:

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他的財產已經都安排好,簡單到不需要資產規畫。他已經70幾歲,所有財產都已經移轉給子女,只留下1億元的現金絕對足夠自己養老用,只要我幫他寫一份遺囑,等到將來身故後用剩的養老金再給子女繼承,就這麼簡單。

過了7、8年後,他的子女告訴我,其他會計師說這1億元的現金將來要繳遺產稅,所以他們已經將老先生這筆養老金全部移轉到子女的名下了!

資產規畫首重「自己」
節稅、繼承財產為其次

資產規畫的目的是什麼?當然答案會有很多,但是十之八九的人會認為是節稅規畫,那是因為多數人都太在乎繳稅了!

節稅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筆者20多年執業的經驗,幫助許多客戶達成節稅的目的,完成100分的節稅安排,但是,多數客戶的資產規畫仍然是不及格。如同這位老先生,當他年紀大到無法管理自己的財產時,也就無法決定自己的養老生活。

資產規畫最需要重視的目的應該是自己,讓自己養老生活維持一定的品質及尊嚴,節稅或傳承等都是次要目的,任何人都不想發生「人在病床、錢在銀行」,空有財產卻無法使用的憾事。

隨著社會的變遷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固有傳統倫理、孝道的價值觀逐漸式微,想要依靠子女奉養,安享天年的想法,將會受到更嚴格的挑戰。

而且近來經濟看似景氣,但實質薪資所得似乎倒退,高學歷高失業率,如果子女的經濟條件降低、實質生活水準下降,依附子女的情況將愈來愈不牢靠!

再加上「人流」的現象,子女的工作地點流動性高,中國、香港、甚至在歐美地區到處跑,這許多的因素也讓老人安養的問題又面臨另一種現實的無奈。

老年人口快速增長
養老規畫成為重要課題

現在各國社會都出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按照聯合國的規定:一個國家假如60歲以上的老人占有7%以上,那麼這個國家便是「老人國」。這種現象無疑是人口老化與生產力降低,社會上是「生之者寡,食之者眾」。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