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精算達人怪老子帶你正確解讀財報數據
掌握正確投資績效 就看ROE
整理者:黃嫈琪
更新時間:2018-08-01
瀏覽數:14,015
編按:如果沒有真正搞懂財報數據的意義,很有可能造成投資上的誤判。《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全新增修版》作者蕭世斌(怪老子)指出,投資者一定要徹底了解財報整體架構,才能正確解讀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財務結構,進而找到能長期持有的好公司。同時,為因應近年台股財報配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所做的調整,本書做了極大幅度的增修,不論是曾經讀過怪老子財報文章的讀者,或是剛開始學習的新手,這都是一本案頭必備的財報教戰經典。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邊,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及權益」;資產總金額一定等於「負債及權益」總金額,代表資產的資金來源,若不是出自權益(股東投入的資金,又稱為「淨值」),就一定是來自負債。
企業主要靠資產以及流動負債營運,營運如果有盈餘,會出現淨利讓資產增加;同時也會反映在權益當中,就好似營運後的盈餘回流至權益。盈餘若沒有配息給股東,就等於將盈餘再投入公司營運;相反地,若營運結果是虧損,則造成資產減少,權益也會減少。
權益記錄著所有股東出資的資金,當中不只有「股本」這個會計科目,另外還有「資本公積」、「保留盈餘」等,只是類別不同而已。分析財報時,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意義,恐對數據做出錯誤的解讀。
掌握2重點
釐清股本≠股東投入資金
我們常常看到「1年賺1個股本」這句話,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假設A公司股本10億元(若面額10元,則為1億股),當年淨利10億元,EPS(每股盈餘)即為10元,所以是股東投入了10億元,營運就賺回了10億元,年報酬率高達100%?這樣的觀念當然是錯誤的,因此投資人需先釐清下列2個重點:
1.股本並不等於股東投入資金:只有一種狀況除外,那就是公司剛成立時,以股東投入的資金為股本,此時股本金額等於權益金額,因為其他權益科目的金額都是零。
然而,隨著公司盈餘年年增加,沒有配給股東的盈餘就會歸入權益底下的「保留盈餘」;當公司溢價發行股票,股價超過面額的金額則會歸入權益底下的「資本公積」。保留盈餘和資本公積就相當於股東再投入的金額,和股本共同成為權益的一部分。這時候股本的意義,只剩下計算股數而已,代表這家公司賺的錢會被分成多少份;擁有愈多股數,就能分到愈多盈餘。因此,權益的總額(股本+保留盈餘+資本公積⋯⋯等)才是股東投入的總資金。
2.股東的報酬率不是看EPS,而是看ROE:盈餘代表公司獲利的總額,但是每個股東擁有的股數不一樣,在衡量公司能為股東賺到多少錢時,就會以每股為單位。EPS為10元,確實是賺了1個股本沒錯,但並不代表股東的投資報酬率100%,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股東的投資報酬率又該怎麼計算呢?很簡單,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觀念,我們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理解:「盈餘(本期淨利)/淨值(權益)」。如果要以每股為單位,只要把算式改為「EPS/每股淨值」即可(詳見圖1)。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