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別避諱和孩子談錢 及早建立正確理財觀

撰文者:艾蜜莉(張紫凌) 更新時間:2018-10-15 瀏覽數:7,88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很多人都認為,若是能夠賺很多錢,想必就是有錢人,但其實這樣的概念不見得正確。當一個人能夠賺很多錢,或者是從事高收入的職業(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收入的確會優於平均水準,但事實上「賺很多錢的人」和「有錢人」並不是等號,因為賺的錢並不是你的錢,能夠留下來的錢才是你的錢,也才叫做富有,若是花掉的錢比留下來的錢多,高收入的人甚至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貧窮。

若要避免陷入貧窮,應該要讓收入減去支出後,還能夠有剩餘,而剩餘的資金更要用來買入「資產」,為自己創造現金流。清崎所謂的「資產」,跟一般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定義並不相同,他認為能夠持續帶來收入的才是資產,若是買進後卻使得資金一直流出,那麼就是「負債」(詳見表1)。


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買房子就是買進資產,因此視買房為人生一大目標。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若你買了房子,只是單純自己居住,除了每年繳稅之外,還要繳很重、甚至可能超出你所能負荷的房貸,無法為你帶入現金流,只是使資金持續流出,那這間房子對你非但不是資產,對個人來說反而是很嚴重的負債;反之,若買進的房子可以出租,讓房客持續幫你付房貸,甚至帶來正現金流,那這樣的房子就是資產。

而當你持有夠多的資產(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能為你創造出大於支出的現金流、被動收入後,就代表你達到財務自由,如此一來,就算不再工作、沒有薪資收入也能維持生活。

想邁向財務自由,趁早認知最重要
對於「投資理財」,我認為很重要的一件事就在於「認知」。所謂「理財要趁早」,並不是要你馬上就買股票、買房子,而是要趁早認知到理財的重要性──趁早認知理財需要學習、趁早認知複利要發揮效果需要時間,接著開始理性地、有系統地去學習,然後做好規畫,並紀律地持續執行,才能逐步邁向財務自由。

若問我為什麼要追求財務自由?我認為最重要的理由是可以讓我的「選擇性變多」,可以成就人生更多目標。當你逐漸邁向財務自由,就代表你在人生中各方面擁有的選擇性愈來愈多。

例如,你可以選擇要吃高級牛排館,也可以選擇要吃路邊攤,而不是迫於經濟壓力只能吃路邊攤;你也可以不再只為了錢工作,更可以為了志願、興趣工作,甚至達成你的夢想,如環遊世界、進行慈善事業等,財務自由,可以帶你邁向更自由的人生。(本文摘自《艾蜜莉教你——沒有富爸爸小資也能富起來》第1章)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有卡片就能買玩具嗎?」他驚覺理財教育不能等,決心這樣教小孩⋯⋯
7歲創業、13歲當上CEO、產品登上亞馬遜熱銷榜!父母:孩子充滿好奇,盡力幫助他探索各種可能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