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投資人常因「過度自信偏誤」被套牢?透過「黃綠紅海撈操作法」完成投資循環,提高勝率!
撰文者:温首盛
更新時間:2020-08-24
瀏覽數:13,909
有時我們會發現,運用基本面分析的投資人,買進1檔財報數據很優、季報顯示每股盈餘(EPS)成長的股票,但股價卻沒有產生明顯上漲力道;而運用籌碼面分析的投資人看到外資連續多日買進某檔股票, 也跟著買進,但股價卻未如預期噴出。
運用技術面分析的投資人,則是看到股價突破整理區間後連忙買進,沒想到股價形成「假突破」,不漲反跌,只好停損出場。運用題材面分析的投資人,看到報紙財經頭版大篇幅報導某檔標的,跟風買進後,卻是利多出盡,套在短線高檔⋯⋯。諸如此類情況,相信投資人內心常會出現疑問——「我使用的股票分析方式是對的嗎?」「我是不是該考慮其他分析模式?」
其實,各種股票分析方法都有它的優缺點,只是許多投資人缺乏了一套理性且完整邏輯的分析架構。
一般投資人經常出現「過度自信偏誤」,這是一種投資行為學的心理認知偏誤型態。也就是說,針對某一投資訊息的決策判斷,經常過度相信自身有足夠的知識與判斷力,且覺得自己能精準預測股價高低點。此種過度自信的投資行為,常使投資人高估自己的投資能力,以及誇大自己控制股價波動的能力,從而低估可能存在的投資風險。例如:當投資標的不斷創新高時,投資人的自信心更隨之增強,於是就更有信心買進股票,無視追高風險的增加,結果套牢在短線高點。
當過度自信傾向明顯時,常會忽略其他分析面向及後續資訊變化。一旦股價走勢與自己預測方向相左,常因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導致套牢,陷入心理學中的「風險不相對稱」狀態。
什麼是風險不相對稱?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與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Nathan Tversky)共同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當中指出,投資人面對獲利與損失的風險態度,是不相對稱的。
意思是說,面對獲利時,投資人常是風險趨避者,擔心股價會下跌、未實現獲利減少,因此提早賣出股票;不過,面對損失時,卻常是風險愛好者,也就是當投資發生虧損時,覺得沒賣就沒賠,甚至使用槓桿工具(如融資或股票期貨等)加碼攤平。
後果就是當損失持續擴大時,因心理壓力、融資斷頭或保證金追繳等原因,終究認賠殺出在股價相對低點的虧損窘境。
股價漲不停,起始關鍵點在「籌碼」的帶動
為了避免因分析過程產生「過度自信偏誤」造成誤判,導致投資損失,本書利用「黃綠紅海撈操作法」,整合4大分析面向:透過「籌碼決定量價,量價決定K線、指標(KD指標、MACD指標和寶塔線),K線、指標決定均線漲不停的力量」的理性分析邏輯,以籌碼面及技術面為分析主軸,輔以基本面及題材面,完成「選股、進場、持有、出場」投資循環,進行投資分析過程的融會貫通,降低投資過度自信偏誤,提高投資獲利的勝率(詳見圖1)。
1檔股票的噴出過程,起始於籌碼結構的安定沉澱,接著是「量價俱揚」的發動訊號,同時形成K線及指標的轉折;再由K線及指標的持續轉強,讓均線形成「追蹤趨勢、運行穩定、助漲性」等3大噴出特性,最後形成「漲不停的力量」。
同樣地,股價的向下修正,也起始於籌碼結構的不穩定,造成量價關係破壞,進而致使K線及指標轉折向下,導致均線噴出的特性消失後,股價隨即進入整理循環。
既然股價的上漲與下跌,都有其整體運作的連續性,使用理性且有完整架構邏輯的黃綠紅海撈操作法,可避免因投資分析過程產生「過度自信偏誤」。若是僅著重單一面向分析,而造成分析不完全,致使決策失誤,導致投資損失。
在每日盤中交易的買進與賣出每筆成交累積過程中,就是籌碼開始變化的開始,盤中買、賣的成交量影響量能變化;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及最低價的形成則進一步影響價格變化。量價變化的價格部分,首先會形成K線的變化,而多根K線將進一步影響各種技術指標,同時指標的續強則造成均線的趨勢方向確立。
因此,股價波動的過程中,籌碼為起始關鍵點,量價為籌碼變化過程的產物;量價波動過程則連動產生K線及指標的變化,而均線則是籌碼最後流向的結果,如此互動循環而形成股價的波動。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