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全球股市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國際資金紛紛由債市轉往股市,不過對於債券基金情有獨鍾的投資人,仍然持續將資金投入債市。根據投信投顧公會2014年1月份的數據統計,國人投資境外固定收益型基金的規模,從去年6月的新台幣1兆4,704億元增加到1兆5,908億元,再加上境內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合計為1兆8,536億元,超越股票型基金的1兆7,579億元,勇奪最大規模基金類型的寶座。
再看債券基金績效,去年以高收益債券型基金表現最佳,整體平均漲幅為7.99%(新台幣),歐元高收益債券甚至高達15.13%(新台幣),反觀低風險的公債與投資級債券,卻大部分都是負報酬。今年,隨著美國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加快退場,債券還能買進嗎?又該買進哪一種債券?是去年漲多的高收益債、還是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債或投資等級債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基金教母蕭碧燕認為,投資人還是要先回過頭來思考「當初買進債券型基金的目的是什麼。」一般來說,債券型基金的總報酬率(total return)是由配息和資本利得(淨值的價差)所組成,「應該先搞清楚買債券的目的,是要配息,還是要賺資本利得。」蕭碧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