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_可請賣方屋主提供過去議事紀錄
長期參與公寓大廈管理公共事務、同時也擔任台北縣市優良社區評選委員的崔媽媽基金會社會發展部主任郭寶珍指出,如果考慮購買該社區大樓的房子,民眾可以要求屋主向管理委員會要求調閱過去的開會紀錄,看看過去的決議事項,目前的實施進度如何,進一步評估管委會的運作效率。
關鍵4》門禁管理是否森嚴
你可以趁著跟房仲業者或是與屋主約好進社區看屋的機會,看看管理員是否會主動詢問你的前往目的與尋找對象。
最理想的管理方式,是要求外人先登記拜訪資料,然後在大廳等候,管理員透過電話或對講機與屋主確認後,再放行。如果是新一點的大樓,連上下樓梯都需要用門禁卡才能按電梯的話,就需要屋主下樓親自帶訪客上樓才行。
關鍵5》看地下室有無被占用跡象
社區大樓地下室通常為公共使用空間,例如防空避難室、停車場、機電設施、垃圾處理廠等。有些社區會將地下室的閒置空間租給外人做其他使用,以增加租金收益,這也等於是侵犯住戶的使用權益。
建議你不妨可以進一步詢問,或是請房仲業者出具不動產說明書,確認是否有占用的事實,除非這是管委會曾經召開區分所有權人大會後的決議,且將租金納入管理費的公共基金中,才算是比較正派的作法。
關鍵6》公共設施的維護品質如何
許多不常用的公共設施經年累月失修,最後就會荒廢不用,這有可能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社區剛成立之初,建商與管委會並未完整評估這些設施的維護費用,導致後來因為經費不足,無法請人定期管理修繕;另一種情況是因為住戶使用頻率不高,缺乏人氣,管委會後來把該筆維修經費挪做更有效的運用,例如原本應該全年開放的游泳池,後來只開放夏季時段,或是三溫暖設施只開放冬天時段,這樣就可以省下不少維修費用。
換個角度看,這也是有損住戶權益的作法。畢竟當初這些公設,都是花錢購買、含在總價內的附加價值。
關鍵7》避開張貼大量租售廣告紅單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