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彼得以台化(1326)為例,2010年7月台塑六輕廠區發生失火,但業績仍然火紅,他從70元左右進場;直到2011年5月開始又陸續失火,他認為公司經營本質已經出現改變,因此決定出清,賣出價格約110元。
另一個例子是宏達電,2010年初股價曾跌到300元,張彼得在那年暑假到美國旅遊,發現HTC手機在市場上的接受度相當高,回國後用600元左右價位買進。直到2011年,開始浮現專利問題,他分析HTC手機並沒有自己的作業軟體,權利金支出將成為負擔,而且競爭強敵環伺,投資價值出現折扣,他也選擇出脫,出清價都在1,000元以上。
他引用荀子所言,「知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投資路上也是一樣,一家好公司,經營再穩健,也不一定能永遠賺錢;必須保持警覺,觀察變化並思考可能造成的影響,才能在變動迅速的市場保持彈性、趨吉避凶。
【延伸閱讀】錢為什麼不見了?
巴菲特說,「投資有2條規則,第一條是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愈是危險的投資,外層包裹的糖衣愈是甜蜜,也愈容易吸引人投入大筆資金放手一搏。投資目的是為了賺更多錢,絕大多數人卻常常因為貪婪,想要短期內獲取高報酬,而忘了可能的虧損風險。財富不是一步登天,先守住現有資金,再逐步累積,才是正確的生財之道。
【延伸閱讀】投資金融商品前,3大風險不可不知
金融商品有3大風險,投資人絕對要留意:
1.匯率風險:如文中所提為了每年多賺1%,卻跟銀行買了年息4%、3年到期的公司債實例,這類外幣投資商品到期後連本帶利都給你,但是匯率風險自負。如果是長年期,譬如7年、10年的商品,屆時匯率是怎樣,根本無法預測;以美元從2010年以來兌新台幣貶值逾10%以上,投資利益可能都被匯損吃掉了,甚至倒賠,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