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全球網路泡沫熱,讓這家賺大錢的雜誌社看上新的網路商機,於是投下資金籌備網路媒體,最終成為網路泡沫的犧牲者。因為資金不足,當時雖有所謂的外資打算注資,最後卻是外來股東不斷稀釋股權,造成歐維邦的經營大權旁落,不但個人黯然下台,還因為以個人名義擔保公司借貸,背上700多萬元債務。
更慘的是,因為公司賠錢,部分股東不諒解,甚至對他提告,讓這位過去業績風光的雜誌社老闆還得面臨跑法院的苦日子。歐維邦回憶:「離開公司時,我完全沒有存款。只要遇到公司需要增資,我就把薪水投進去,公司借錢也用我的名字背書,最後造成負債。」
一個年過60歲的「準退休族」,轉眼失去事業、金錢和股東的情誼,幾個月後,健康跟著亮起紅燈。徐繁華永遠記得,那天是2002年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星期日,身為基督徒的他們正要出門做禮拜,歐維邦左側身體突然出現發麻腫脹,持續到春節假期結束去就醫,才知道他中風了。
以感謝的心從絕境出發
拋下身段,謙卑地用勞碌討生活
躺在病床上,歐維邦夫婦竟沒有絲毫埋怨,反而充滿感激,徐繁華說,「幸好血塊出現在大腦感覺區,只讓他感到麻痺;如果是在語言區或運動區,可能無法講話或不能動了,我們感謝這個奇蹟。」
這對夫妻當時窮到只剩下一間房子,沒錢、沒工作,又不想給一對兒女添麻煩,日子要怎麼過下去?歐維邦很快地決定要東山再起,徐繁華想到了平時練就的好廚藝。她笑說:「以前我先生經常請員工和朋友來家裡吃飯,我可以一次辦桌給30個人吃,沒想到現在要靠這個討生活。」
他們為新事業取名「嗎哪」(Manna,希伯來原文為「這是什麼?」),原因是在《聖經》中,先知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紅海後,在找不到糧食的荒漠中,上帝降下這種食物養活在曠野中的以色列人。歐維邦希望,透過生存所需的基本食糧,用自己的勞碌所得,謙卑地重新出發。
翻身之道:
走出醫院,他們在台北市溪州街的住家開始創業。推出的第一項產品是徐繁華從四川籍婆婆學來的辣椒醬,簡單的辣椒、豆豉、大頭菜、蔥、油,沒有防腐劑,做了12罐,拿到台北市人聲鼎沸的南門市場,找店家寄賣。歐維邦回想,「我告訴店家老闆,這是我和太太自己做的辣椒醬,請你指教指教。」同樣是經歷中年失業再出發的市場老闆,收下了這批辣椒醬,歐維邦夫婦拿回960元貨款,在回家的公車上,高興地禱告。
源頭把關》每年環島2次找食材 組織小農團體
辣椒醬獲得好評,寄賣品慢慢擴大到XO醬、紅麴、梅子醋等。因為歐維邦自己受過疾病折磨,夫妻倆體認到健康是最寶貴的資產,而健康的源頭就從食物開始,他們嚴格要求自己,產品絕不放對健康有害的添加物。徐繁華說:「我們一定要知道每項食材來自哪裡,是誰種的,經過我們認可才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