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本益比低於12倍算便宜
超過40倍是警訊
洪瑞泰說,以長期的利率來看,本益比約在12倍以下的,就算便宜股,超過40倍以上算是昂貴,可以適時出脫。
不過本益比不能單獨看,因為可能今年是低本益比,但明年業績衰退後,突然變高本益比股了。因此,買進股票後,並不是放著不管它就好,而是要定時檢視該公司在產業中的地位和獲利能力。
洪瑞泰建議,當ROE低於15%,營運狀況變差,或是本益比高於40倍,股價過於昂貴時,都可以把股票賣掉,把資本利得賺到手。
由於股價天天在變動,投資人手中的持股價值也會跟著變動,一般人可能會因為股票資產變少了而捶心肝,怨悔高點沒賣到,但存股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忍住,股價只是參考的,只有每年配發到手的現金股利才是真的。
【延伸閱讀】500萬存雪球股 11年滾成2300萬元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副教授謝士英也是巴菲特選股法的信徒,2001年科技泡沫後進場,透過時間和複利的魔法,把500萬元本金滾成2,300萬元的身價。
其中除了500萬元的本金外,謝士英賺進了400多萬元的現金股利以及還未實現的1,400萬元資本利得。「存股就是幫自己多加一份薪水,長期持有就不要看股價,只有股利才是真的。」他說。
從1998年《Smart智富》創刊那年開始,謝士英就是忠實訂戶,他鎖定《Smart智富》月刊推薦的幾檔高殖利率的個股,例如裕隆(2201)、台塑(1301)、中鋼(2002)等,靜待低價時買進,並且長期持有不賣出,至今每年可領100多萬元的被動收入,等於每個月加薪十多萬元。目前他手中持股累積市值達到2,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