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航運股益航(2601)在2014年前3季有本業獲利,但第3季認列了業外虧損,包括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虧損及轉投資的資產減損等,也導致最後盈餘呈現虧損。
再來可以算算看「其他利益及損失」占「稅後淨利」的比率,如果是業外獲利會顯示正值,損失則會顯示負值;當損失占比達20%以上,就有業外損失拖累公司獲利的疑慮。
業外損失比率=近1季其他利益及損失÷近1季稅後淨利
操作心法6》
營收灌水比率<30%,營收來源才正常
有些公司看起來營收很漂亮,但華而不實。由於公司出貨後就能認列營收,但若一直沒有拿到貨款,就要當心出問題了。
要避開這種公司,艾蜜莉建議可以觀察資產負債表當中的「應收帳款」與「存貨」金額。應收帳款是指公司出貨之後,還沒拿回的款項;存貨則是尚未銷售出去的貨,要是金額一直很高,代表公司無力將存貨轉化為可銷售的商品。如果近一年的應收帳款加上存貨金額,占營業收入達30%以上,就要提高警覺。
營收灌水比率=(去年應收帳款+去年存貨)÷去年全年營收
操作心法7》
自由現金流量>0,才有能力配息
要怎麼看公司到底有沒有回收現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現金流量表」的2個數字:「營業現金流量」與「自由現金流量」,最好都是正值。
營業現金流量代表這家公司因為賣商品的營業活動所收進來的現金,而營業現金流量減去投資現金流量,即為自由現金流量。如果自由現金流量為正值,代表公司把營業賺來的錢,用於投資於資本支出或金融資產後,還有剩餘的現金,也才有能力再配現金給股東。如果有1季的自由現金流量為負,可去了解原因,若是因為擴產等因素投入資本支出,就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