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下定決心記帳、存錢後沒多久就放棄呢?不管是知名理財作家或是理財顧問,都會特別強調,要讓記帳、存錢走得長遠,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自己「獎勵」。
像小摳平常很節省、儲蓄率非常高,但她還是願意每年至少花3萬元出國旅遊,去過上海、新加坡、日本、泰國,甚至還曾到英國自助旅行15天,問她為什麼不把出國的錢也存下來,她說:「存錢很辛苦,但也因為辛苦,就應該拿一部分犒賞自己,讓自己接下來更有動力存更多錢。」
試想,如果你拚命存,不管是朋友聚會、家人旅行都拒絕,到時不僅沒朋友,連帶會開始覺得生活、存錢「沒意義」。過度壓抑欲望,一旦爆發反而有可能一次將累積的積蓄花光光,但若過度獎勵自己,又會讓儲蓄率降低,到底怎麼調配才是合適、具有激勵效果的獎勵呢?以下請理財達人來教你:
操作心法1
發薪水時》建立享樂專戶,做小額獎勵
小摳會在記帳有成效後,偶爾會買杯星巴克咖啡,或是到一直想去的下午茶店買個甜點犒賞自己,這樣是浪費嗎?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王麗文不這樣認為,她解釋:「既然已經將投資、儲蓄的錢存下來了,偶爾不影響生活的非必要支出無傷大雅。」
知名理財作家艾爾文就曾經因為太過在意每一分錢都要存下來,過度忍耐、節省開銷,卻無法長期持續,而放棄儲蓄目標。後來,他回頭思考,改為每月挪出收入的5%為享樂帳戶。這個享樂帳戶就不需記帳,只要不超過此帳戶內金額都能盡情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