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底公布前一年度業績(年報)後,從4月開始到5月的這段期間,公司會陸陸續續公布股利發放政策,不少營運與股價穩定的高殖利率股,便會在此時開始受到市場矚目,並且吸引買盤進駐。許多大型法人,例如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資金最愛這類有穩定收益的公司。這類高殖利率股因而在每年6月底到8月的除權息旺季,常會有一波行情,想掌握這段行情的投資人,可以趁第2季篩選布局。
歐日實施QE、負利率
游移資金輪番進駐高利商品
日盛投信國內投資部暨研究部主管施生元表示,過去台灣企業成長性較高,因此多半會採取配股,賺到的現金則是再投入資本支出。但是,近年台灣企業成長性降低、投資環境漸成熟,再加上定存利率僅有1%左右,市場對高現金股利的公司青睞有加,使得企業這幾年改配現金的比重愈來愈高。
截至2016年4月底止,台股的股利殖利率平均達4.84%,是4年來的高點(詳見圖1)。尤其在各國大舉實施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歐洲、日本甚至開始實行負利率的情況下,低資金成本讓市場過多的熱錢對這類高殖利率股的興趣大為提升,導致台灣成為今年(統計至4月底)外資在亞洲買超第1名的市場。由於國內外長期資金輪番進駐高殖利率股,因此,施生元認為,這個族群在今年除權息前後都會有買盤支撐,投資人可以選擇長抱,也可以來回操作。
著有《小散戶這樣追籌碼賺1億》的財經作家麥克連,觀察今年大盤與個股後認為,營運較穩定的傳產族群,例如:3大電信類股,填權息的機會比較高,投資人宜等股價低檔時買進參與除權息。而高殖利率股的選股與操作方式,詳見下文分析。
檢視標準》企業獲利持續性是選股關鍵
如果以近期公司公布的股利政策與個股股價來計算,會出現相當多的高殖利率股,但是,這些個股全部都可以投資嗎?有適合當作短線操作除權息行情的標的嗎?什麼樣的條件才符合高殖利率股的定義呢?
專家法人認為,首先,高殖利率股的殖利率應該超過5%,尤其當台股殖利率平均達4.84%時,若要能吸引市場資金,殖利率至少得高於5%;再者,過往要配息穩定、配息率超過7成(指每股配息金額占該年度每股盈餘的比率);最後,過去3年股利成長幅度沒有衰退,這代表實質的獲利穩定,如果有增長更佳。
施生元認為,在個股的挑選上,不管是要參與當年度的除權息行情,還是要長期持有領取股息,「一定要考量不能今年領到高股利,明年就沒有。」因此,「企業獲利有無持續性」絕對是高殖利率股的最主要檢視標準,才能確保股利穩定,甚至往上。在高殖利率股的選股上,最好具備以下3個條件:
條件1》產品具獨特性、需求具延續性
最好是產品為客製化,或技術性高,甚至是只有少數供應商,才不會因為市場大量供給而造成價格崩盤,需求才能持續不墜。像是生命週期短暫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或經常面臨大起大落的景氣循環股,例如航運股、原物料股等,以及面臨衰退的產品(例如:數位相機),都不宜視為高殖利率股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