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2008 年的金融海嘯, 從5 月20 日開盤的9,309 點,到後來11 月21 日的3,955 點,在台股掛牌上市櫃的公司幾乎無一倖免地下跌,或有零星短暫上漲的股票,但最終還是下跌,而且,我想,這段期間除了特定的大股東外,應該沒人敢買。讀者看看大盤成交量不斷萎縮,就可以知道(詳見圖1)。
也許你會說金融海嘯是特例,很多時候,單一個股的走勢跟大盤不一定會一樣,看大盤走勢有什麼用?你或許會說,「大盤漲,我買的股票又不一定漲」,或是「大盤跌,我買的股票又不一定跌」。
沒錯,我也很同意,不是每一檔股票、在每一刻都與大盤亦步亦趨。而且,大盤漲跌不定,有時候只是波段轉空、波段又轉多,這種時候,我也有可能買進部分股票。
但是,由於我固定會先觀察大盤走勢,我會知道,現在大盤趨勢是萬里晴空,還是晴時多雲偶陣雨。若是多頭氣盛,我會加碼資金;若是大盤不穩,或是多頭回檔,我出手時會特別審慎,更加精挑細選個股,或是減少投入的資金,而且進場後,若一有不對就會馬上跑。
投資如同捕魚,得先看氣象以減少風險、提高勝率
我常舉例,投資就如同出海捕魚,漁夫想出海,總是得先看看未來1 週的氣象預測,先知道未來海象變化如何,再出海捕魚,能安全捕到漁獲的機率一定比較高。
如果漁夫要出海1 個月,但氣象報導說3 天後會有颱風,他就要開始考慮,颱風強度如何?要延期,還是不延期?考量盡可能的影響因子再決定要不要出海。即使如原訂計畫出海,漁夫也會有加強防護的因應措施,同時要繼續觀察這些影響隨時是否有變化,如果一切都很好就繼續按照計畫。
或是,氣象預測說下週才會有颱風,漁夫就可以提前在這週內盡量增加漁獲量,接近下週時,提前回航避開風險。如果漁夫出海都不看氣象預測,真的遇到颱風來時,可能完全沒有準備,對人身安全產生威脅。雖然氣象預測不一定準確,但至少提供一個參考,出航前可以預做準備。
在每一筆投資之前,先了解大盤的方向就跟漁夫出海前先看氣象預測一樣,為的都是減少風險,提高勝率。
當然,在買賣操作股票當下,就跟漁夫一樣,是以當時真實天氣狀況為主。明明氣象報告預測晴朗,但當情況不如預期,還是要收網,這就叫做順勢而為。
多頭時做多,勝率遠高於空頭時做多
根據我的經驗,投資最好順勢而為。多頭的時候,就算不是挑到飆股,買進次佳的股票,早漲、慢漲,最終還是會漲,只是漲多與漲少的差別;但是在大空頭來臨的時候,會漲的股票如同鳳毛麟角,要挑到他們,你說難不難?
以2014 年10 月13 日週線來看,大盤開始落底往上,直到2015 年的4 月,各產業輪流表現。除了電子產業,不管蘋果概念股或非蘋果陣營股,傳產的製鞋、紡織,即便是人人喊打的營建,或是因油價大跌而有存貨損失的塑膠類股,也都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