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企業東芝(Toshiba)也是在這波趨勢受害的NB 品牌廠,數年來因銷售不佳且企圖維持帳面獲利,虛報獲利超過1,5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408 億元),這項醜聞在2015 年爆出,震驚業界。
觸控面板產業一度風光,高競爭壓縮獲利
◎ 崛起:觸控面板(介面、洋華、F-TPK、勝華)、觸控IC(義隆、禾瑞亞)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共同之處,就是都加入了「觸控」這個功能,這也是傳統的PC 與NB 所缺乏的。觸控產業的興起,最直接受惠的當然就是觸控面板的廠商了,其中介面(3584)、洋華(3622)使用的技術是較低階的Film-Type(薄膜式),而宸鴻F-TPK(3673)、勝華(2384,已下市)則是使用較高階的Glass-Type(玻璃式)(詳見名詞解釋)。
Film-Type 早期曾大流行,當時相關廠商的獲利都相當不錯,其中洋華在2009 ∼ 2010 年的每股稅後盈餘(EPS)都在20 元上下,股價曾衝上400元!不過由於後來蘋果iPhone 採用Glass-Type,Film-Type 因而沒落,改由製作Glass-Type 的F-TPK 與勝華崛起。
尤其F-TPK 是蘋果iPhone 的觸控面板主要供應商,曾經風光一時,EPS 曾經在2011 年衝到近50 元(詳見圖3),股價也曾經上漲到近1,000 元!不過,觸控面板技術推陳出新,競爭廠商也迅速冒出,F-TPK 股價從近千元急速滑落,2015 年獲利大衰退,股價更跌破百元。
除了觸控面板廠,相關的觸控支援產業也跟上這波行動裝置的新趨勢,像是做觸控IC(晶片)的義隆(2458)、禾瑞亞(3556)等,2009 年之後獲利都出現顯著提升(詳見圖4)。不過由於觸控IC 產業也開始逐漸走向紅海,競爭壓力導致毛利率下滑,除非未來能往利基型產業發展,否則獲利難以持續成長。
鏡頭模組產業暴紅,塑膠鏡頭揚眉吐氣
◎崛起:塑膠鏡頭(大立光、玉晶光)
「拍照」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重要功能,自然就少不了關鍵零組件──鏡頭模組。一般數位相機的鏡頭都是使用玻璃鏡頭模組,但由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講求輕薄,需使用塑膠鏡頭模組,造就了大立光(3008)與玉晶光(3406)順勢而起。2010 年起這兩家公司的獲利都開始顯著成長,玉晶光EPS 曾突破10 元,股價衝破400 元;大立光的EPS 更是年年成長,彷彿沒有極限,2014 年全年度的EPS 已衝到145 元(詳見圖5),2015 年股價也突破3,000 元,雙雙創下台股歷史紀錄。
只是從EPS 走勢圖可發現,大立光與玉晶光在2013 年分道揚鑣,大立光愈來愈賺,玉晶光卻愈賠愈多,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們會在下一章說明(詳見1-2)。
◎衰落:玻璃鏡頭(聯一光、今國光、亞光)
如果說智慧型手機、平板興起,受惠最大的是塑膠鏡頭產業,相對地,傷害最深的恐怕就是玻璃鏡頭產業了!傳統的玻璃鏡頭主要是用在數位相機、遊戲機等產品,但是消費者拍照與玩電子遊戲的習慣,已漸漸被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內建的照相機、遊戲App 功能所取代,導致數位相機、遊戲機的銷售量長期下滑。
名詞解釋_Film-Type(薄膜式)
Film-Type(薄膜式)是指以塑膠薄膜為基板,外層貼上保護玻璃,為「軟貼硬」的觸控模組。Glass-Type(玻璃式)則是以玻璃為基板,外層貼上保護玻璃,為「硬貼硬」的觸控模組,難度較前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