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踏入證券市場,那是一個剛剛經歷過市場主力與內線充斥沉澱後的環境,市場交投清淡,一天的成交量不到百億元,但這卻是台灣證券市場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台灣早先對於外資有嚴格限制,1991 年時,剛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台灣時,有諸多規定:比如全體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總額25 億美元、總持股比重10%、個股持股比重5%,且個別機構也有投資金額最高限制與最低門檻。而後政府為了振興國內證券市場,加速對外資開放,1993 年後逐次大幅放鬆管制,包括取消全體投資總額上限、取消個別機構最低投資門檻、並提高總持股及個股持股比重等。
此後,外資對台股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加上當時國內資訊電子產業經過轉型後蓬勃發展起來,逐次取得國際大廠代工訂單,特別是國內的供應鏈完整,所以成為全球投資科技產業的重要前哨站。
在那個年代,可謂是外資、業內、本土法人、散戶等多方勢力各擅勝場,熱鬧非凡;當時本土法人的影響力,已開始凌駕在業內主力之上。接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 年網路泡沫化,每次的重大事件發生,都重創業內主力,以至於主力對市場影響力日趨式微。
2000 年後主力退位、法人崛起,伴隨政府逐次開放股票市場管制,外資持有台股金額也同步增加;然而金融海嘯再度重傷國內法人與投資人,雖然2009 年之後市場回溫,但是一連串不利於國內投資人的稅改,如健保補充費、股利可扣抵率減半等政策,甚至於曾一度課徵的證所稅,對國內投資人極不友善的措施,擊潰投資人信心,讓原本應該投入國內股市的資金外逃,成為目前國內股市陷入低成交量的最重要原因。
至此,外資、法人完全主導國內市場,就連證券自營商也落入散戶化,甚至自廢武功,放棄投資本質,淪為搶短的帽客(scalper,以當沖交易為主以賺取微薄利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