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交易的演化歷史進程
今日,商業新聞及大專院校之投資課程,常將選擇權歸類為金融創新商品。事實上,選擇權交易可追溯到久遠的歷史。圖1指出了選擇權交易演化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
據可靠的紀載,最早選擇權交易可追溯到西元前332年,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其《政治學》(Politics)一書中提到一位天文學家、哲學家兼數學家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註1)如何交易選擇權賺取巨大的財富。泰勒斯算準了橄欖豐收的季節,人們對於橄欖壓榨機(Olive Presses)必有強烈的需求,但他並無足夠的金錢收購當地的橄欖壓榨機,因此他想出一個聰明的點子,在橄欖收成前付一點權利金給當地壓榨機的所有者,以換取橄欖壓榨機的使用權,此即使用橄欖壓榨機的買權。在控制了橄欖壓榨機的使用權後,泰勒斯就能將此使用權賣給他人或自己直接履約。果然,預測準確,橄欖豐收,泰勒斯高價出售了買權,賺取巨大的財富。順便一提,壓榨機的所有者出售了買權,其實這是使用掩護性買權策略(Covered Call Strategy)。
Tips_註1
詳見Poitras,Geoffrey(2008),P.4。
鬱金香狂熱讓選擇權背上投機惡名
1636年,歐洲鬱金香的狂熱(Tulip Mania)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件大事,顯示了非理性行為的可怕。鬱金香從土耳其傳入歐洲,在17世紀當時,鬱金香是富貴階級的象徵,各階層人們都想擁有。由於公開大肆宣傳,鬱金香價格不斷上漲,人們對於鬱金香球莖(Tulip Bulbs)的需求達到瘋狂的程度。因此,荷蘭的批發商開始交易鬱金香球莖的選擇權(Tulip Bulb「Call」Options),以確保將來鬱金香球莖的買價。但由於鬱金香價格垂直攀升,在1636年底∼1637年2月間,本來避險需求的選擇權價格也瘋狂上漲,各階層人士不惜代價,甚至有人出售房屋、不動產來交易選擇權。1637年2月,鬱金香價格泡沫終於爆發,許多人傾家蕩產,荷蘭的經濟也隨之衰退,選擇權的交易也得了投機的惡名。
雖然選擇權的交易得了惡名,並沒有妨礙金融界及投資者見識到選擇權的槓桿威力。買權與賣權傳入英國,1700年開始在倫敦有組織的市場上交易,這是史上第一次買權與賣權同時在交易所(The Royal Exchange)交易。但由於鬱金香狂熱的教訓不遠,投資者擔心選擇權的投機本質,成交量低迷。事實上,在倫敦反對選擇權交易的聲浪愈來愈大,終導致在1733年,選擇權交易被宣告為非法,被禁止長達100多年,直到1860年才恢復為合法交易。
Russell Sage將選擇權引進美國,賺進數千萬美元財富
1872年,紐約的金融家Russell Sage為第一位在美國建立選擇權(包括買權與賣權)的店頭交易者。當時的選擇權係非標準化、低流動性,雖然如此,他仍然賺進數千萬美元的財富。起初美國選擇權的店頭交易並無管理機構,直到1930年代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成立,才有主管機構。
自Russell Sage將選擇權交易引進美國後的100年,即1973年,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The Chicago Board of Options Exchange,CBOE)及選擇權結算公司(The Options Clearing Corporation,OCC)成立。自此,選擇權交易進入嶄新的時代。
此外,同年Black and Scholes及Robert Merton相繼發表了著名的選擇權定價模式(Option Pricing Models)及探討選擇權的特性,選擇權的定價有了依循,如虎添翼,選擇權的成交量快速成長。1977年,賣權也開始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交易,標準化的選擇權在交易所交易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型態。
台灣期貨交易所(Taiwan Futures Exchange,TAIFEX)於1996年12月成立,起先只交易期貨,直到2001年12月才開始交易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