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毀滅的崎嶇道路
早在銀行業崩盤之前,我就已經學會,必須小心審視購併帶動的成長與機會,因為箇中可能隱含著會計騙局。1980年代,是迷你財團的時代,各行各業突然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仿效1960年代英國大財團韓森信託(Hanson Trust)、英國輪胎橡膠公司(British Tyre and Rubber,BTR)不斷四處購併,壯大集團規模的手法,例如威廉控股(Williams Holdings)、長紅(Evered)、湯姆金斯(Tomkins)與蘇特(Suter),之後又有柏輝(Parkfield)、BM集團(BM Group)、春羊(Spring Ram)、寶麗碧(Polly Peck)、卡勒(Coloroll)與湯瑪士羅賓遜(Thomas Robinson)。它們都努力設法求生,但多數難逃滅頂。
在那段日子裡,我幻想自己有點像是「造雨人」(編按:意指能為企業帶來新商機、贏得新顧客的人物),與亨利庫克拉姆斯登的兩位同事聯手,向1985年底轉戰湯瑪士羅賓遜父子公司的團隊周到地獻殷勤。當時的主導者就是奈傑爾.路德爵士(Sir Nigel Rudd)的兄弟葛拉漢。羅賓遜是一家年代久遠、暮氣沉沉的工程企業,總部就設在我的老家一帶。成立宗旨是為了拿它當作報價工具,以便打造迷你財團。
一樁樁交易接踵而至,我們的公司從中賺進大筆手續費;同樣地,購併案也讓我們的獲利有如油井噴發:從1985年的41萬1,000英鎊、1986年的710萬英鎊、1987年的1,230萬英鎊、1988年的1,800萬英鎊,到1989年的2,510萬英鎊。
規模比較大的交易總是採取換股,但也提供全額的現金備選方案。我開始擔心,這門渴求新血輪資本的生意胃口似乎永無止境。羅賓遜變成連續股票認購權發行商,為了更多資本,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市場募資。儘管我們的獲利紀錄令人嘆為觀止,卻似乎從來沒看到現金入帳。
原因日益清晰:羅賓遜並不只是生產機器設備,也利用公允價值調整的會計手法,減記購併得來的存貨與應收帳款,這麼一來,一旦這些存貨售出或收回應收帳款,它就可以回沖為獲利登記入冊。同樣地,減記固定資產價值,折舊金額也隨之減少,可降低對獲利的影響。那一刻,我領悟到利潤和現金之間的區別。
1990年起,羅賓遜就不時發布獲利警訊,加上整批經營階層大洗牌,整家公司搖搖欲墜。隨著整個集團一磚一瓦崩壞,零組件業務最終也跟著四分五裂。上了這堂課,對我後來預言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精選(Finelist)與獨立保險(Independent Insurance)的滅亡,堪稱受用無窮。關於這部分,我會留待第6章再詳細闡述。我很慶幸可以這麼說,在整個投資生涯中,我從未誤踩地雷,選到破產企業。
企業購併提供會計作帳絕佳的機會,投資人應該審慎看待。有些購併案非常合乎商業邏輯,但大多數都說不通。你只要記住一個原則:現金為王,應該就不至於太偏差。沒有哪一門能源源不絕貢獻現金的生意,最後還會經營失敗;帳面上有大量獲利的生意,卻未必不會失敗。另一堂課就是,如果你打算投資某一門生意,必定得先熟悉商業語言,好比會計用語。
留意新典範
歷史上,俯拾皆是非理性繁榮的例子:1630年代的鬱金香狂熱(Tulipomania)、1720年代英國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1920年代的龐氏騙局(The Ponzi Scheme)、1960年代的經濟爆炸期(Go-Go),還有1980年代的生技狂潮(biotech mania)。
我親身經歷過最難忘的遭遇,是1990年代網路泡沫(dot-com phenomenon)。它就和大多數的瘋狂現象一樣,有一樁基礎事件貫穿整個產業,就網路泡沫來說,是指來勢洶洶的網際網路、資訊與通訊技術交融迸發火花。由諸多瘋狂現象蓄積而成的氣勢驚人,令很多人皆難以抗拒。網路泡沫破裂必定是我生平所見、最適合套用「比傻理論」(the greater fool theory,編按:指投資人不管商品的真實價值,也願意花高價買下,因其預期會有一個更傻的投資人出更高的價格將之買下)的強力範例。
當投資銀行家開始設計評估企業價值的全新做法,而不是依據它們為老闆賺錢的能力時,你就會知道事情有些不對勁了。十之八九,這些全新的評估機制,會更深入探究損益表,有時候還會清除紀錄(編按:意指用創新的視角來美化獲利能力、掩飾虧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