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情況下,成熟的「定式」遠比莫名其妙的新點子來得高效。我們需要盡力避免「為顛覆而顛覆」,不要「重複造輪子」。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回歸原點重來,什麼時候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輪子」呢?
最好的辦法是時刻保有從源頭思考的意識,充分理解過往思路和關鍵環節,關注舊模式的前提是否發生變化、是否存在新的優化空間,快速判斷是否存在全新的解決方案。第一原理是一種從問題源頭進行思考的意識,好的設計者能夠把這種意識納入所有思考過程。
大數據時代,「第一原理」還有用嗎?
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不再追究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了。因為當影響事件的因素無限多時,想要了解完整的因果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耗時耗力還不一定有效。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可以協助我們預測用戶行為。比如,我們借助大數據,可以知道在女裝電商網頁上展示男裝廣告的效果會很好,我們還能知道用戶A行為和B行為的關聯度極高,但也許這兩個行為在常人眼裡風馬牛不相及。
那麼,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還需要基於「第一原理」的意識思考嗎?統統去看數據不就好了嗎?
這裡有2個值得思考的關鍵點:
1.大數據的基礎是數據,海量的數據,基於什麼樣的數據做判斷至關重要,對於一個產品初創者,在沒有可靠的量級數據前提下,直接使用第三方數據做出的判斷極有可能是錯誤的。
2.即使有了海量的大數據作為基礎,作為產品的設計者,在分析問題時,依然需要保有「第一原理」的意識。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測試模型、發現意料外的事實,但如何使用和定義這些數據現象,又是另一回事。
在大數據時代,能夠深刻理解數據並用好、用對大數據的設計者,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博客來購買連結
小檔案_李 立
互聯網觀察者、商業案例研究者,長期從事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工作。曾任職於騰訊公司7年,先後在騰訊QQ秀產品部、無線安全產品部擔任內容策畫與產品策畫。原QQ同步助手產品經理,曾參與微信產品合作項目。
2014年離開騰訊後,參與股權眾籌平台天天投等多個互聯網創業項目的研發。
2016年加入優質內容運營平台考拉看看,從事商業書籍策畫與創作。
延伸閱讀
▶凡事運用80/20法則
▶學NBA球隊 管理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