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末期,美國西岸知名學府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Mischel),針對4歲幼童進行了一項「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影響人生成就的實驗。
實驗方式為每次找1位幼童進房間,讓他們坐在桌邊,研究人員則在桌上放了1顆棉花糖,並且告訴這個小孩,他要離開幾分鐘,在他回來以前,如果他能不吃掉桌上的棉花糖,那等他回來之後,就能夠吃2顆棉花糖。
這個「棉花糖實驗」經過測試,發現有1/3的小孩會在研究人員一離開房間之後,馬上吃掉桌上的棉花糖;1/3的幼童則是會等久一點,但仍是等不到研究人員回來就耐不住誘惑,還是吃掉了桌上那顆棉花糖;只有1/3的小孩真的等到了研究人員回到房間,並且獲得約定好的2顆棉花糖。
誰先吃了棉花糖,這個很重要嗎?華特‧米歇爾在經過10年後,重新去聯絡當初那群參與實驗的4歲幼童們的父母,詢問關於小孩子這些年的生活狀況時,發現當初願意等到研究人員回來的那群小孩,長大後比較能夠自我激勵,善於因應困難,面對挫折時也比較能夠堅持下去。相反的,馬上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則比較容易分心,也比較沒有動力,做起事來顯得雜亂無章。
研究發現產生這個差距的原因,就在於「延遲享樂」。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依然忍著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子,在個性上比較能夠自律,他們願意忍受一時的「痛苦」(沒馬上吃到棉花糖),來獲取更大的甜美果實(吃到2顆棉花糖),延遲享樂的時間。
因此這1/3的小孩普遍的表現都比另外2/3的小孩還要好,因為他們從小就懂得等待、懂得要將眼光看向更遠、更大的目標(如2顆棉花糖)、懂得拒絕眼前唾手可得的誘惑,因此願意花更多的精神去努力對抗這個誘惑,所以能夠取得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績。
史丹佛的棉花糖實驗,證明了「延遲享樂」的重要性,因為真正長久的成功,是要付出耐心、毅力以堅持自己的目標。這不只是4歲幼童要不要吃棉花糖的問題,延遲享樂的影響層面,遍及在人生不同的各個階段與事物上。
後來根據這個棉花糖實驗,喬辛‧迪‧波沙達(Joachim de Posada)與愛倫‧辛格(Ellen Singer)合著了《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一書,發現成功的人,都遵循著幾個「棉花糖守則」:
守則1》成功的人懂得延遲享樂
棉花糖實驗已經證實,對於預測一個人未來成不成功,能不能延遲享樂是很重要的指標。延遲享樂的意義在於,當你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則願意犧牲眼前可以享受的利益,堅持自己的目標,當最終完成目標時,享受到的快樂則會加倍,並且更加珍惜。
懂得延遲享樂的人,了解凡事要從長遠來看,不被眼前的小利誘惑。給你2個方案:一次給你100萬、與連續30天,每天給你1塊錢累積金額的倍數(第1天1元、第2天2元、第3天4元⋯⋯依此類推),你如何選擇?懂得延遲享樂的人,就會選擇後者,因為雖然無法馬上拿到100萬元,但等到30天後,他可以拿到的金額將會超過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