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拓財源》兼差打工,創造額外收入
打從高一起,岑永康即開始利用下課時間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當服務生,他專挑冷門時段,例如選一大早或接近打烊時段上班,因為時薪是正常時段的2倍。除了餐廳,岑永康也嘗試其他的打工工作,甚至差點去洗大體,雖然洗一具可以獲得4,000元高薪,但是因為聽過太多鬼故事,八字又輕,後來想想還是作罷。
上了大學之後,岑永康打工的內容更加五花八門,包括救生員、游泳隊教練、家教、美語補習班老師、擺路邊攤、賣靈骨塔、演戲等都做過。而每個月打工收入近2萬元,也足以滿足岑永康日常開銷,不必向家裡拿錢。
這麼多打工兼差經驗裡,讓岑永康最有成就感的竟然是擺地攤,因為他認為這個賺錢的機會可說是從無到有、完全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一開始我不知道要賣什麼,後來去IKEA看到相框,決定買回來加工,找同學畫插畫,完成了就拿去路邊攤賣,沒想到竟然有人會買,而且還賣的不錯。」岑永康開心的說,這件事讓他體會到原來賺錢的機會,除了找來的外,也能創造出來,創造的方法,就是幫商品加值,成為一個品牌。
2.打造品牌》有特色,機會自動上門
販賣獨家商品的成功經驗,讓岑永康體會品牌的好處,後來擔任電視台主播後,岑永康在不涉及商業代言、不會跟公司利益衝突、以及公司核准同意的原則下,就靠著個人在主播台建立的專業形象,接下學術、政府部門的活動,並常接受演講邀約或擔任評審的工作。並開始寫書、出書,至今已經出了3本書。無論主持或出書,岑永康與妻子張珮珊活潑、靈活的風格,均是最大特色,這樣的風格形成無疑成為他們個人品牌魅力的來源。
有了這樣的招牌特色,很多機會便會自動找上門。例如氣氛輕鬆的校園活動、不希望太過嚴肅的研討會或頒獎典禮,就常指定找岑永康與張珮珊主持。
寫書或主持活動,有些賺得多,有些則少,但他只要排得出時間,盡量都會接下來,長期累積之後,仍能達到積沙成塔的效果,幫岑永康賺更多。因此他常開玩笑說:「投資理財專家常說要有Cash flow(現金流),我只要有cash(現金)就好了。」
3.積極省錢》只花費在值得的地方
光會賺,如果錢留不住,就像漏水的桶子,一樣沒用。岑永康的第1棟房子,幾乎就是省出來的。
1998年,岑永康進入TVBS工作,一開始先擔任助理編輯,3個多月後轉任記者。那時候,岑永康月薪3萬2,000元,比起一般畢業生還算不錯,加上住在家裡開銷很少,上班忙到沒時間花錢,每天又騎著老爺機車上下班,1個月花不到幾千元。於是,岑永康將多數薪水存下來,3年就存到100萬元。
當時已經27歲的岑永康,正計畫搬出家裡獨立,看中了一間總價750萬元的房子,因此向媽媽借了200萬元加上存下的100萬元,湊成300萬元頭期款,然後又向銀行貸款400萬元,買下了人生第一間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