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理財時通常都不會把退休金納入準備的一環,主要原因在於「目標太過遙遠」,但其實現在年紀愈輕的人,反而需要愈早準備退休金。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2011年新生兒的平均壽命為79.15歲、2012年為79.51歲、2013年為80.02歲、2014年為79.84歲,整體來說呈現上升趨勢。也就是說,由於醫療技術的發達,愈晚出生的人未來也會更長壽。
「因此愈年輕的人,需要準備的退休金就愈多。」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指出。以台灣人平均退休年齡57歲來看,1995年出生的人平均要準備17年的退休金,較1981年出生的人需準備15年的退休金,足足多了2年。
但是年輕人手中資金少、工時長,下班後根本無暇研究投資,這樣是不是根本沒辦法提早準備?其實年輕人的優勢在於準備時間長,一般來說,要滾大資產,「本金」、「報酬率」、「時間」缺一不可,年輕人雖然沒有大額本金,報酬率也難以控制,但因為複利時間長,小錢也可以滾成大錢(詳見圖1)。
至於該如何準備?基金教母蕭碧燕指出,只要選對長期向上的市場、挑對績效名列前茅的基金,並定期定額扣款,即便從相對高點開始扣起,等到3年∼5年歷經完整的景氣循環後,就能累積夠多的本金,贖回的絕對金額也會夠漂亮。
但現在很多市場看起來都漲多了,需不需要先停止扣款,等淨值回到低點再買?蕭碧燕認為理論上沒錯,但如果市場處於相對高點時不願布局,就有可能錯失後續進一步走高的機會,「畢竟高點之後可能還有高點,美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