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退休族花的比原先想像還要多。根據宏利投資管理熟齡亞洲系列報告研究,發現多數台灣人低估退休後所需的消費水準。研究顯示投資人預期退休後的生活費是退休前的64%,然而實際退休後的消費並沒有減少 。
不僅花的多,理財方式恐怕也有迷思。華人社會通常有根深蒂固的儲蓄習慣,在定存利率不高的年代,等於是錢放銀行直接被通膨給吃掉,一來一往,恐陷入負利率危機。
想要退休生活不為生計發愁,可不能忽略兩大怪獸,有可能會悄悄吃掉退休金。
通膨怪獸:讓你的退休金慢慢縮水、甚至不夠用
首先是通貨膨脹,其影響遠比想像中大,舉個例子來看。如果35歲的你退休後想要過著一如目前每月消費5萬元上下的生活水準,30年屆滿65歲退休時,在每年2%的通貨膨脹率下,現在的5萬元屆時要變成9.1萬元,才能過跟現在差不多水準的生活。
然而更值得憂慮的是,台灣的退休族花的比原先想像還要多。根據宏利投資管理熟齡亞洲系列報告研究,發現多數台灣人低估退休後所需的消費水準。研究顯示投資人預期退休後的生活費是退休前的64%,然而實際退休後的消費並沒有減少。
不僅花的多,理財方式恐怕也有迷思。在宏利投資管理同一份調查中顯示,台灣家庭目前約有40%的金融資產是置於銀行存款,在定存利率偏低的年代,錢放銀行很容易被通膨給吃掉,一來一往,陷入負利率困境。
若想要過理想的退休人生,除了提早準備之外,你必須要認清現實:你要準備的比你想像的更多,如果沒有概念該存多少?至少先從每月固定提撥10%~20%作為退休準備,透過包括基金等多元的理財工具來執行。
健康怪獸:不預期的重大疾病可能吃掉一大筆退休金
多數人在考量退休時,只想像未來該如何計畫出遊、或啟動人生下半場的學習計畫,卻忘了把「健康」問題考慮進去。如果生小病,或可藉助健保資源因應開銷,但萬一是重大疾病,或是慢性病,這種長期的醫療開銷就不能小覷。
以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例,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布2019年醫療費用排行榜,2019年國內共有75萬名癌症患者接受治療,每人平均醫療費用超過14萬元,每人平均藥費逾5萬6千元,還不包括交通費、自行購買保健食品及營養品的開銷,以及無法工作導致薪水收入中斷等花費。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更不要去想萬一重症臥床,需要長期照護的話,這筆開銷更是難以負荷,不僅需要花錢,更需要家人的陪伴照顧,要花費的隱形成本更高,是一場金錢、體力與耐力的長期抗戰。
換句話說,準備退休要存的錢不只有退休金,而是要多存一個「健康帳戶」,用作為疾病支出、安養天年之用。你或許會問:不存這筆錢有關係嗎?或許現在的你覺得沒關係,但如果你有先見之明能提早規劃這筆支出,未來會感謝你的除了你自己,很可能還有你的家人。。